段德瑞进行造干采集记者于娜摄商报济南消息(记者于娜)9月14日,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液科,志愿者段德瑞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悬浊液的采集,这份“生命种子”将用于救治一名白血病患者。段德瑞成为山东第668例、济南第58例也是交通运输系统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个人的贡献,他正以独特的方式来完成对社会的回报,也希望以此给自己的儿子树立榜样。
今年43岁的段德瑞,就职于济南长清区交通运输局,别人眼中的他一直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1999年起,段德瑞就参与无偿献血,“第一次收到血液合格被采用的短信,感到无比光荣。”此后的几年他一直坚持献血,妻子也跟着参与其中。2015年8月,在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中段德瑞同时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这是他第一次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听说造血干细胞能挽救白血病人的生命,虽然匹配几率很小,但我还是希望加入这支拯救生命的大爱队伍。”
成为志愿者后的段德瑞时刻关注相关信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适合捐献的几率就会降低,尽快配型成功并捐献救人成了他这些年的心愿。今年5月段德瑞接到济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接到消息,我很兴奋,但更多的是忐忑。”段德瑞说,当时他父亲腿脚不好,儿子面临中考,担心家人会不同意自己捐献。直到7月份高分辨配型通过,他才把消息告诉了妻子。“一开始也有些担心,但看他这么坚决我们也都很支持了。”妻子郝红说,“他总说如果不帮人家,这辈子都会内疚,我也觉得要是我们不捐,患者那个家就毁了。”
确定捐献后,段德瑞开始坚持早起锻炼,喝了多年的酒也停了,他希望自己能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昨天上午,段德瑞通过患者感谢信知道了对方的情况,原来,对方也是一个与段德瑞年龄相仿的父亲,“突然高烧住院查出白血病,亲属又都配型不成功,我能想象他们全家当时的绝望,所以我有机会也有能力伸出援助之手延续他的生命,哪怕过程有疼痛也值得。”段德瑞觉得,因为一次捐献两个相隔甚远的陌生人有了联系,是一种特别的缘分。
段德瑞说,他捐造血干细胞除了救人一命,也想以此为自己的儿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40多年来,可能我教育孩子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我想用另一种方式来言传身教,让他以后也可以像他的老爸一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想到捐献前儿子“老爸我支持你”的话语,段德瑞很欣慰,“我希望我们两个父亲间的爱心传递能带给孩子好的影响,让他们懂得感恩、乐于奉献。”
新闻推荐
□记者刘一颖报道本报济南9月13日讯今天上午,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