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济南最美教师、济南市纬三路小学樊庆华:同事称她“拼命三郎”,学生喊她“樊妈妈”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9-13 03:56   https://www.yybnet.net/

在同事们眼中,她是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在学生们眼中,她是爱他们疼他们、教给他们知识的“樊妈妈”,她就是济南市纬三路小学教师樊庆华。从2001年起,樊庆华夫妇每年都会到慈善总会捐助失学儿童,款项已达十几万元。今年教师节前夕,樊庆华老师被评为“2018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和“2018济南最美教师”。

本报记者李飞潘世金

她是同事眼中的

“拼命三郎”

1996年樊庆华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林祥南街小学,在学校里她一人肩挑数职,担任音乐老师,兼工会组长、团支部书记、科技辅导员、图书管理员等多项职务。

那时,经常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图书管理工作临近达标期限,可学校里万余册的图书才整理了几百册,樊庆华临危受命,她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剩余的工作。那段时间,她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没白没黑地干,“拼命三郎”的外号就是那时开始叫起来的。

2007年,樊庆华担任纬三路小学一年级一班班主任,由于过度劳累,她感染了急性支气管炎,同时还被确诊为“肝血管瘤”,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可是她心系全班学生,顾不上身体的不适,上午坚持上课,下午再去医院治疗。

当时她的爱人也因腰椎突出住进了医院,而年幼的儿子也需要照料,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她一边带病上班一边带孩子,一边去医院照顾爱人。家里、教室、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令她疲惫不堪,但她咬着牙挺住了,没有耽误任何一项工作。

她是学生心中的

“樊妈妈”

从教22年,樊庆华从未停下对知识孜孜以求的脚步。初登讲台时,她常常是一边教学一边学习,经常为备好一节课埋头查阅大量的资料,教案改了一遍又一遍。面对老师们的敬佩和疑问,她动情地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做一名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老师。”

樊庆华的班里有很多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他们的父母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照管孩子,樊庆华也成了学生心中的“樊妈妈”。

班上学生过生日时,樊庆华会自费买生日蛋糕,与学生一起度过;学生扭伤脚时,樊庆华会背着孩子到校门口,等家长来接;班上的学生衣服脏了,她会把自己儿子的衣服拿来给学生换上,然后帮学生把衣服洗干净。

作为低年级孩子的启蒙老师,樊庆华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同时不能失去自尊心。“三心”教育——爱心、责任心、荣辱心,是她管理班级的特色,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樊庆华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领导、老师的肯定,还获得了市中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热心公益十八年,

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樊庆华说,从小到大,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长大了要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这句话不仅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还结出了一朵朵爱心之花。

2001年4月15日,是樊庆华结婚的大喜日子,作为一名教师,她决定在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日子为教育事业做些什么,让人生更加有意义。于是,她和爱人一起将亲朋友好友随的1860元份子钱拿出来捐助了两名失学儿童。

就这样,从2001年起,樊庆华夫妇每年都会到慈善总会捐助失学儿童,至今持续捐助了十几名贫困儿童上学,捐助款额已达十几万元。

18年来,樊庆华执着于公益事业,行走在爱心奉献的路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学习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希望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樊庆华说。

这些年,樊庆华的事迹不仅感动了纬三路小学的师生,也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她先后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教师、济南市道德模范、第二届泉城女性年度榜样等荣誉。

新闻推荐

黑恶势力案件法院院长亲自审

本报济南9月12日讯(记者崔岩马云云)从9月份开始,凡是新受理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中级法院、基层法院院长要亲自担任...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济南最美教师、济南市纬三路小学樊庆华:同事称她“拼命三郎”,学生喊她“樊妈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