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19年,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梁召敏一直行走在教育逐梦的路上,无论雪域高原还是僻野乡村,他始终站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情系藏族孩子,他被评为优秀援藏教师;潜心钻研业务,他写了十几万字读书笔记。今年教师节前夕,梁召敏被评为被评为“2018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和“2018济南最美教师”。
本报记者李飞潘世金
父亲突然患病
他选择援藏并站好最后一班岗
“怎么办?去还是不去。”2014年7月援藏选派通知来了,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梁召敏经过报名、体检等环节成为一名光荣的援藏教师,将在日喀则教育局教科所援藏一年,可是就在这时父亲突患脑血栓住院,他是家中的独子。
“去吧,去援藏是当老师的一份光荣。”由于脑血栓的后遗症,影响了父亲的言语功能,老父亲用含糊不清的话鼓励着梁召敏。在父亲出院当天,带着对家庭的牵挂,他踏上了援藏的路。
“每当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回想起在藏期间,每次与父亲通电话听到电话那头并不清楚的话语,我的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梁召敏告诉记者,在援藏即将结束之际,父亲又一次住院了,当时正赶上日喀则市小学毕业班统考试题编写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耽误日喀则市的统考任务,自己选择站好援藏支教的最后一班岗。
等试题编写完、校对好,梁召敏匆匆赶回家,见到的父亲因为脑出血开颅手术躺在病床上,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任凭他怎么呼唤,仍然是沉沉地睡着,临走也没能与自己说一句话。
心系藏族孩子
他被评为优秀援藏教师
梁召敏是作为小学教研员到日喀则市教科所支教的。由于人员紧缺,作为语文教研员的梁召敏不仅要负责小学语文方面的工作,还要指导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支教一年,梁召敏的足迹走过10个县区,30多所学校,听课达到100余节,与老师交流百余人次。
“我深知援藏教师负有神圣的使命,其中更重要的是加强藏汉一家亲。”梁召敏说,在援藏期间特别注重和藏族老师的交流,和他们坦诚相待、相互尊敬、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下乡调研时,主动走近学生,了解藏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
在调研中,梁召敏了解到白朗强堆中心小学的学生过冬只有一身校服,便积极和长清区实验小学联系,开展“情系西藏小伙伴”爱心捐赠活动,并三次由市里赶到强堆乡小学协调有关事宜,自拍自导了《校园风景线——走进强堆乡中心小学》特别节目,让长清区实验小学的师生了解西藏师生艰苦的工作学习情况。
经过梁召敏的协调,2015年5月11日,长清区实验小学组成了赴藏友好慰问团来到强堆中心小学,为师生带去了诸多衣物、图书、办公物品和善款。
援藏结束时,梁召敏被评为日喀则市优秀教师、日喀则市优秀援藏教师、日喀则市教学能手。
为了能给学生一碗水
他写了十几万字读书笔记
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卓越是梁召敏的工作信条。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学能手、语文中心组成员、名师培养人选是他成长中最美的注脚。
作为语文老师,梁召敏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班级诗词大会”、“好书推荐课”、“今天我来当老师”、“我的摘录笔记”等活动层出不穷。
同时,他还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积极构建语用型课堂改革模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小组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他一直坚持翻阅各种教育书籍,整理出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成为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法宝,他告诉记者,“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
济南市优秀班集体、长清区优秀团干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师德标兵、区教学能手、区优秀班主任、市区优质课一等奖……梁召敏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追求卓越,践行教育初心,让我的教育情怀升华,在长清教育这片沃土上继续耕耘。”
新闻推荐
一名研究生一般只有一名导师,但山东师范大学的这批研究生新生,一入校就有俩导师。近日,该校文学院2018级研究生师生见面...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