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老地名承载着济南厚重的历史,专家建议对适合的老街可还原其名字,留住城市的记忆。记者赵天羿周里摄
年轻人游经陈冕状元府时,对省城老街巷建筑风格赞叹不已
2001年改造前的后宰门街
老街的变化牵动着市民的心,一位老人逛宽厚里
游客和老市民们慢悠悠地走在西更道街巷子内“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原来就是三曲巷,是济南战役解放的第一条道路。”昨天,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向济南市政协委员、专家们解说三曲巷的历史,脚下却只是宽厚里街区最外围的一片宽阔的广场。老街巷、老地名承载了老济南厚重的历史,如何找寻这些老济南记忆,正是济南市政协第九专题“商量”要探究的话题。文/ 记者邹元德图/记者潘炳周里
曾有条街叫“两山夹一井”
“我小时候就生活在这附近,三曲巷非常幽深,但是一旦走过去就豁然开朗了。”现场,不少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居民热情地分享他们与这些老街巷之间的故事。
省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介绍,在三曲巷里曾经还有一个老济南的特色景点“两山夹一井”,“‘两山夹一井\’指的不是两座山里夹着一口井,而是说在两座山墙之间有一口井,据说井水非常甘甜,附近居民都在这里打水。”正说着,张继平拿出一幅光绪年间绘制的《省城街巷全图》,可以看到三曲巷的位置,当时这条街道的名字便叫“两山夹一井”。
在济南,说起历山,很多人会想到千佛山,但在宽厚里附近还有一座历山。“《续修历城县志》里说济南是‘三山不见出高官\’,意思就是济南有历山、铁牛山和灰山三座不显露于地面的山,是出人才的宝地,这也正印证了‘济南名士多\’的特点。”济南市政协委员、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指着原历山顶街的位置向众人介绍。
除此之外,宽厚所街、东小王府街、西小王府街……这些老街老巷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我们这些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对这些文化还比较熟悉,也很有感情,很多九零后,甚至七零后、八零后也都已经不了解了。”附近居民苏宝珍感叹道。
建议恢复部分老地名
“之前我来宽厚里的时候,朋友打电话问我在哪儿,我只能说我在哪家店附近,我想能不能恢复一部分老街道的名字,这样我就可以说我在哪条街上,同时也能体现咱们济南的文化。”李铭建议,对一些还能与老街对应上的街道,可以还原其老街道的名字,同时在醒目位置设上路牌和介绍。
曾经居住在附近的市民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原来这里的宽厚所街,背后就蕴含着‘两家争斗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恢复宽厚所街这样的街道就可以为宽厚里增添浓厚的文化气息。”市民颜丽娟告诉记者,在她的记忆中,儿时这里就是文化中心,非常有文化底蕴,希望如今能通过这些老地名将这种老济南文化传承下去。
“现在有很多老街诸如三曲巷、两山夹一井都已经不见了,对于这种地方,我认为应该在原址地面进行标注,同时通过文化墙等形式把这些文化体现出来。”苏宝珍表示。
老济南人讲济南故事
历下区政协委员张晓国对此也非常赞同,“我是做旅游行业的,外地游客来到宽厚里,只知道这里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不懂这里的文化,没有标识的话,导游也不懂,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商业街区。”
当前不少老济南人已经行动起来,自发组建“市民导游队”,讲解济南街道中的文化。老济南记忆文化馆保育项目负责人张宝君表示,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这一项目已经开展了92次活动,动员社区老城居民为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讲解老济南的故事。“我们就是想把这些故事讲给青年人,把乡土故事讲下去,让年轻的济南人产生归属感。”
在按察司街尹家巷,据介绍,几年前社区就设立了地名文化墙,尹家巷、小王府街、宽厚所街……这些老街的故事都可以在这面墙上找到。至今,社区许多街道仍然遵从以前的叫法,“县西巷、县前街、县东巷,这些路名都是以当时的历城县衙门的方位来命名的。”说起这些老街巷的来历,附近年龄大一些的居民都能娓娓道来。
新闻推荐
市民在“中国油画小镇”展区欣赏绘画作品作为第六届济南艺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山东省画廊博览交易会”同...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