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工地监管员在检查渣土车。本报8月24日讯(记者张阿凤)“禁止车辆车体不洁、车轮带泥上路;禁止车辆未密闭或密闭不严运输……”近日,济南市建筑渣土专项整治组相继新出台“五条军规”和“十条禁令”,天桥区城管局渣土科立即组织全员学习,工地渣土管理愈加规范。
47名“昼伏夜出”的工地监管员早已把新规熟记于心。不管春夏秋冬,他们整夜守护着辖区29处渣土处置工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管理。除了工地巡查外,每人每晚检查渣土运输车辆200余车次,直到第二天5点才能回家。他们的作息时间和工地同步,平时能与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都不容易。正是由于这支钢铁般的队伍,才让蓝天白云常驻辖区。
8月22日晚上8点,大多数市民已经下班回家,天桥区城管局渣土科内却灯火通明,每晚雷打不动的例会开始。科长崔咸胜正带领47名工地监管员,学习市建筑渣土专项整治组新出台的“五条军规”和“十条禁令”。自7月份新规出台以来,渣土科每天都会组织这样的学习培训。
31岁的监管员闫如意从事城管工作快两个年头,每天和工地同时“开工”,每辆渣土车从进入工地到装载后驶出,他都要全程“监控”。闫如意每晚要监管200余车次渣土运输,整个晚上几乎都是工地内部、洗车平台两头跑,一个小时能坐下来休息5分钟都十分不易。
每晚8点上班,第二天凌晨5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渣土科47名监管员黑白颠倒坚守在工地。对他们来讲,平时没有节假日,只有遇到下雨天赶上工地停工才能休息几天。他们中有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也有年近50岁的老监管员,这支城管铁军像一只只夜鹰盘旋在工地上,奉献着自己。
自2011年12月以来,天桥区连续77个月取得全市渣土综合整治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新闻推荐
为坚决遏制“大棚房”问题蔓延势头,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将在全国开展“大棚房”问题专...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