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从辉煌到落寞再到如今焕发新生机伴随着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落户校园这些“老手艺”重新“活”了过来遗传

来源:济南时报 2018-08-06 14:13   https://www.yybnet.net/

4日,在育贤小学操场上,林树基和孩子们一大早就开始操练起来。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黄中明 摄

虽然习武很辛苦,但孩子们脸上挂着微笑。李娟带着孩子们表演皮影戏 受访者供图高桂英教孩子们面塑技艺 受访者供图

太乙门武术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它的传承人,68岁的林树基最近5年每周总会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在育贤小学教授孩子武术,他盼望父亲口中“属于国家民族”的太乙门武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林树基亲眼见证太乙门武术从门庭若市的辉煌到门可罗雀的落寞,又在这帮娃娃的一招一式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伴随着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落户校园,已有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走进孩子中间。这些流传千年百年的“老手艺”,在孩子们手里重新“活”了过来。

一 武术爷爷和他的“娃娃武术队”

4日一大早,济南市育贤小学操场东南角树荫下,6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穿武术练功服在做准备活动,他们都是来跟林树基师兄弟练太乙门武术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压腿,彼此间说着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当林树基一声“集合”令,立马排成4列,准备开始训练。

踢腿、推掌、弓步、抱拳……孩子们在已经上大学的师兄的号令下做着动作。林树基师兄弟3人站在队伍中间,指导纠正孩子们的动作,“眼睛平视”“胳膊举平”……动作还算标准的孩子们,听到林树基指导的话语也下意识跟着纠正自己的动作。

三伏天里,尽管在阴凉地里训练,孩子们练了一小会儿,脸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林树基师兄弟3人后背也被汗水浸湿了。“我喜欢练武术。”即将升初中的小伟说,小时候跟着家人在国外生活,他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会不会中国功夫”,那时候中国功夫的神奇就印在了小伟脑海里。回国上学后,他主动问母亲能不能学武术,恰逢林树基到育贤小学教武术,小伟就一直跟着他们练。

今年68岁的林树基“入驻”育贤小学已经5年了,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乙门武术的传承人,林树基将孩子们眼中神奇的中国功夫带进了校园,平日里每到周二周四周六,学校操场上总能看到林树基师兄弟和他的娃娃武术队,几乎学校的每个孩子都认识这位会功夫的“武术爷爷”。

寒暑假里,林树基他们就更忙了,以前教过的孩子也会自觉回来报到,每逢周二周四周六帮着林树基他们带学校里的小孩子,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则是他们的专项训练时间。

当孩子们安静地围坐在一起,看师兄们耍刀枪剑棍时,心里仿佛暗自下决心自己也要好好练习,以后也可以像师兄这样……

二 从家喻户晓到不被“市场”接受

“林老师他们是免费教学,得有百十来个孩子在这里学武术,到现在这个规模挺不容易的。”带着6岁儿子到校园里给武术队帮忙的杨女士说,她以前学过武术,周六也会来帮忙。有时,她会帮着指点孩子们的动作,更多的时候,她作为一名记录者,拿着相机把武术队的训练记录下来。

太乙门武术现如今学习的人比起2005年时要好许多。那年,林树基等太乙门武术弟子在济南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武当太乙门国术救国座谈会,他发现很多人已经不再练武术了,顿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父亲那时大家争相学武术,好多人上门要拜师学艺,”林树基回忆,那时大家争相学武的情景真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只不过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武术的兴趣越来越淡薄,学得人也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到了我们这一辈要是都没什么人学了,再不做点什么,以后可能真的就失传了。”他说。

其实,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相似境遇,未来如何传承,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的共同问题。32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戏传人李娟说,小时候她就在爷爷身边,听他讲述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父亲当年演皮影戏的故事,耳濡目染学习皮影戏的基本功。“上世纪30-50年代是爷爷记忆中皮影戏最兴盛的时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1955年咱们济南皮影戏还代表山东到北京参加汇演,提起皮影戏现在很多老人都很有印象,那是他们那个年代很流行的娱乐方式。”李娟说。

后来,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看皮影戏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说白了皮影戏是手艺人吃饭的营生,它不被市场接受,最初爷爷只能在家里摆弄,每天都会拿出来唱一段,只不过爷爷当年也没想到,国家越来越支持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2008年,李娟大学毕业后,也跟着爷爷一起做皮影。“爷爷起初也有犹豫,他担心做这个会苦会累心疼我,同时他又不希望断了传承。”

三老非遗人与孩子们擦出“火花”

2008年6月,济南皮影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学校联系李娟的爷爷李兴时,想让他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皮影戏。“皮影戏既有制作也有表演,非常适合孩子们学。”李娟说,除了一部分对皮影戏有感情的老人,其实皮影戏最大的受众还是孩子们。

李兴时在学校里给孩子们讲过几节课,李娟也陪着。“爷爷不仅要给孩子们上课,还要负责一些表演,其实是有些累的,再加上他讲济南话,孩子们有时听不太懂,后来主要是我替爷爷承担进校园这部分工作。”李娟说,她大学专业是儿童英语教育,她知道用什么方法教更适合,孩子们也很喜欢皮影教学。“皮影戏是一种载体、一种艺术形式,每一代的发展都会不同,我们现在除了保留的老剧目,还会结合孩子们的教材编写一些剧目,”她说,“表演和制作分开,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来安排,改编的英语剧、舞台剧,特别受孩子们喜爱。”

林树基他们进校园的时间比李娟要晚4年。在太乙门武术进入校园前,林树基师兄弟3人在王官庄大众广场教了7年,最早的几年,林树基他们都还没退休,利用业余时间给孩子们上课,陆陆续续有10多个孩子跟着他们学。后来,通过家长引荐,他们进入育贤小学。“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我们就一直教。”

让林树基高兴的是,今年5月他授课的育贤小学作为“非遗进校园”的代表,挂牌成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传承基地。扎根在校园,太乙门武术仿佛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传承和发展方向。他们教过的这些学生好几个都已经考上了大学,有的大学还选择了武术专业,每逢节假日都会回来给弟弟妹妹们上课。“看着这些孩子,我就觉得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断不了。”林树基说。

去年,“面塑奶奶”高桂英的面塑入选济南市级非遗项目,她更忙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停掉在校园里教孩子们的面塑课。孩子们在校时,每逢周三和周五,70岁的高桂英总要带着她的徒弟们,奔波在市内七八家小学之间,传授孩子们面塑技艺。“2008年之前就到明珠小学教面塑了,那时候的校长知道我一直做面塑,来找我去给孩子们上课。”高桂英说,后来找她的学校越来越多,有时她一下午骑电动车要跑3个学校。看到孩子们跟着她捏面人时的笑脸,她觉得很值。四 落户学校让更多非遗找到了学生

“落户成为文化传承基地后,不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接触非遗文化的机会更多了。”历城区王舍人实验中学也是校园非遗文化传承基地,高建忠作为校内非遗传承相关事宜的负责人,感触良多。“我们学校引进的非遗项目是刻瓷。”高建忠回忆,因为一次校园装饰的契机,他和学校的孩子们接触到了刻瓷这门艺术,结识了刻瓷艺术的非遗传承人单孟渤,萌生了将刻瓷带入校园的念头。“单老师来上课,我就跟着孩子们一起学。”刻瓷课程主要面向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2016年9月进入校园后,很受学生欢迎,报名上课的学生能占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不少孩子学了半年时间就有模有样,“我也一直在学,现在也能教一教学生。”他说。

在党家中学校长徐兆军看来,文化传承基地落户学校,为学校和各个非遗传承人间搭建起了新的沟通渠道。“以前联系不上的,现在都能找到人了。”他介绍,落户的3年间,党家中学的非遗教学项目从开始较为单一的书法、刺绣两项,逐渐扩展到了剪纸、泥塑、武术、古车马制作等十余项。“孩子们的选择余地更多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为更多的非遗文化找到了‘学生\’。”

今年5月,济南市还启动了非遗传承与学校融合教育工程,全市共有24所学校的负责人与达成授课意向的非遗传承人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非遗传承人将以济南市优秀传统文化授课老师的身份进入学校,相关的费用将由市财政拨款承担。”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付伟安表示,与市区内的学校相比,济南周边郊区、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资金等都相对不足,接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会将工作重心逐渐向农村学校转移,让那里的孩子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进校园对不少非遗项目来说或许是一种出路,但考虑到理解能力、实践安全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引进校园。“我们非遗圈子里其实也明白,有些项目不太适合进校园,为了传承,现在有10个非遗项目获批面向社会公开招徒寻找接班人,”李娟说,因为皮影戏的特点等原因,来她这报名的人有80%都是教育工作者。

最近一段时间,林树基迷上了“高科技”,这位年近70岁的老人每天研究的都是二维码、云视频这类年轻人口中的时髦词汇。在他的设想里,他要带着孩子们把太乙门武术的一招一式都录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云端,每段招式都设置一个对应提取的二维码。“等以后太乙门武术出了书,招式简介上就放这些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视频,就算哪天我们这些老人都不在了,老祖宗的东西也丢不了。”(记者俞丹 孔婷婷 实习生杨浩楠 张蕊)

新闻推荐

无影山街道参观济南监狱警示教育基地

本报讯(记者张素芬通讯员任爽)为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培养廉洁从政意识,近日,天桥区无影山街道组织10...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超算有神威2018-08-0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从辉煌到落寞再到如今焕发新生机伴随着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落户校园这些“老手艺”重新“活”了过来遗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