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环
1979年底,我们家搬到了济南市北园路中段父亲单位的宿舍,那时宿舍大门口前是双向车道的柏油路,路的南边是一片偌大的藕池。
第二年春天,母亲开始在自家小院里养鸡,有小鸡仔也有下蛋的母鸡,还有一只芦花大公鸡。这些鸡的胃口特别大,如光吃玉米面得花不少钱。母亲一面用蔬菜叶子给鸡“充饥”,一面把攒下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卖掉,再买回玉米磨成面喂鸡。后来听邻居李阿姨说,藕池里的浮萍可以掺在玉米面里喂鸡,于是,我就承担起捞浮萍的重任。
浮萍是一种生长在藕池里的水上生物,它们很像洒在水面上的绿色圆纸屑,直径五六毫米,比线还细的根长在底面的中心,终生漂浮在水上。平时它们比较分散,一遇到大风或水流就会聚集在障碍物前,风停水静时就会自由活动,要么漂在莲花叶子的边上,要么挤在荷叶秆的周围,若没有东西可“依靠”,它们就会依水面面积的大小而霸占“领土”。
捞浮萍的工具是我自己制造的:用两三厘米粗的铁丝弯成直径约四十厘米的圆形,“合口”处留出二三十厘米的长度,为的是与竹竿合并在一起,用尼龙绳捆绑结实,再将窗纱缝成口袋形状,用最大号的针把“口袋”沿着圆形铁丝缝结实,这样一个捞浮萍的“网”就做好了。
从盛夏到中秋,我下了班都会穿上高腰的胶靴,扛着“网”直奔藕池。由于下过乡种过地干过农活儿,我不怕虫子类的东西,唯独对蛇类很是惧怕,因此到了藕池的田埂上,必须把“网”倒过来用竹竿使劲儿抽打草丛一阵,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弯着腰开始捞浮萍。
我先用“网”沿把散漂的浮萍聚拢到一起,然后慢慢地灌满网,双手紧握竹竿收起,再直起腰把网里面的水控干,用一只手在网里翻找是否有泥块儿或石子,最后才装进尼龙袋子。有时在网里能找出几条小鱼或小虾,我会把这些意外“收获”放在透明的罐头瓶子里,拿回家单独“奖励”下蛋的母鸡。
有一次,在院子里看到大公鸡跟一只母鸡争抢东西,我很好奇,平时它可是大公无私的“将领”,吃食时总是特“绅士”地让给母鸡们,这一次为何“不讲究”?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原来它们是在撕扯一条因我粗心而“漏网”的大蚯蚓。
原以为只有我晓得浮萍能喂鸡的秘密,没想到有一次看见两个妇女也在藕池里捞浮萍。我假装不知情询问,她们说,庄里的人都知道,鸡和鸭都吃这玩意儿。
浮萍是有限的,而且生长的速度也慢。夏天渐渐过去了,有浮萍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我的竹竿能够着的浮萍几乎没有了,只好加长竹竿,或者少睡懒觉,一大早就“开抢”。
一晃两三年过去了,我发现不仅藕池里的浮萍不断减少,藕池地也在渐渐缩小,周围先后建起了工厂和楼房。再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藕池地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建筑物和拓宽的柏油路。
我随之“下岗”了,最惨的是,那只肥硕的大公鸡首先成了家人盘中的美食佳肴,那些胖嘟嘟的母鸡也成了别人家下蛋的母鸡。
时光荏苒,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成了花甲之人,有时坐公交车行驶在北园路上时,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当年路边的藕池地,那娇艳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荷花也会瞬间浮现在眼前。有一次,我跟女儿说起捞浮萍喂鸡的事,她问:“什么是浮萍,鸡不是吃饲料吗?”
她的确不知道,她是九零后,而且一直在城市生活,即使在电视上见过荷花,也没有亲手捞过浮萍。
新闻推荐
本报7月28日讯(记者戴升宝通讯员李琪)近日,一名台湾同胞在济南搭乘出租车赶飞机时,发现在转乘大巴时拿错了行李箱,拜托“...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