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近期,“网约护士”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西安、济南等多个城市出现,引发社会多方关注:服务收费几何?是否安全?会不会抢夺公共医疗资源?这种服务将像很多“共享应用”一样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医疗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
手机下单护士直接上门
30岁的济南某三甲医院护士赵飞是一名院前急救护士。从2017年开始,他有了一份“兼职”: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个名为“医护到家”的APP上接单,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如今,他已是“医护到家”济南片区的护士长。据悉,济南已有超过300名护士在这个APP上注册,注册护士主要来自各大公立医院。
记者登录“医护到家”APP看到,包括输液、打针、静脉采血等服务,已经有1万次以上的购买记录。
家住福州市郊的李老伯,上个月花199元请了两名护士上门为他完成日常造口护理。整个过程大概一小时,跟在医院的护理标准一样,还省去了往返医院和排队的时间。“网约护士”的服务价格怎么定?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平台尚无相对统一的定价标准。一般收费标准包含护理服务费、交通费两项。以“医护到家”为例,上门打针、拆线等服务费为139元一次,护士陪诊服务费为198到208元一次不等。
“网约护士”能走多远?
不少平台投资者和医疗界人士认为,“网约护士”满足了百姓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的配套和行为规范,将决定产业的未来走向。
记者采访多家医院管理者,他们的态度普遍较为审慎。由于目前“网约护士”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服务,对医院护士资源和管理的影响暂时没有显现。多位专家认为,要让“网约护士”服务健康发展,还有很多政策、法律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有专家认为,应逐步、谨慎放开护士多点执业,将“网约护士”纳入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三分治病七分护理”这句话说明了护理的重要性,目前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放开的步子较大,但护士多点执业的突破还很有限。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专家认为,“网约护士”的运作规律不同于传统的医疗,有关部门应尽快介入,规范相关行为,避免一哄而上、管理滞后。
另外,“网约护士”管理也需分层级、分类别。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林兴凤认为,目前医院的护士是分类的,如有的是临床护士,有的是门诊护士。同时也是分层级管理的,如有的是助理级别,有的是副高级别。未来,随着“网约护士”的发展,提供的服务事项日益增多,分类、分级别管理将十分必要。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6月25日讯(记者刘飞跃通讯员宿长学)6月23日上午,在济南二环北路无影山北路路口,一辆电动三轮车急转弯时与一...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