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杨兆锋通讯员陈岩)“原来对于严重破损的沥青路面整修时,都是全部清除,再重铺新路,如今我们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工艺,对旧料循环利用,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还实现了节能环保。”日前,在G105京珠线魏庄至孟庄段大修工程施工现场,市公路局养护科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2017年,我市在S614项目公路大修工程中,已开始尝试运用厂拌冷再生技术。据统计,在该工程的修建中,旧路材料使用率为75%,节约等量石料5.3万吨,节约加热燃油350吨,减少CO2排放量52万立方,节约废料占地20亩,减少开支680万元以上。
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施工的G105大修工程项目,全长26.9公里,工程总造价2.2亿,工期两年。该工程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再次尝试新工艺,预计通过该工艺可生产热再生混合料8.5万吨,节约沥青1280吨,节约石料3万吨,节约废料占地10亩,节约费用约800余万元。运用该新工艺,不仅能实现废旧材料100%循环利用,减少旧路面沥青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新结构层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常规全新沥青结构层的标准,还将大大缩短工期。
新闻推荐
□记者杨学莹报道本报济南讯日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管理办法》(下称...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