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信念坚定的明白人、廉洁清正的干净人、情系百姓的暖心人、争创一流的带头人;
他们,是为老爱老的暖心人、双拥对象的贴心人、生命终点的送行人、阳光民政的领路人;
他们,是济南市民政工作者在“四学、四比、四做”活动中涌现的鲜活典型,在不同的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高尚情怀,展现了济南民政人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即日起,本报开设寻找“最美济南民政人”专栏,展示那些为打造有温度的城市而默默奉献的基层民政服务标兵。
30年,可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到而立之年;30年,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医护中心主任徐琴始终用“爱心、细心、诚心、精心、恒心”的“五心”式服务理念做好孩子的“亲亲妈妈”,心怀大爱守护这里的500余名孤残儿童,带给他们温情与力量。
在医护中心,最常见的就是患有脑瘫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大都不会自主吞咽,为了让孩子能吃上饭,徐琴发明了“针管喂食法”,用干净的针管吸好流食一点一点地往孩子嘴里喂。曾经也有人提出用插胃管的方法进行喂食,简单、省力,但被徐琴拒绝了。“孩子还小,如果插了胃管就会让他们的吞咽能力进一步消失,使用针管喂食虽然麻烦一点,但对孩子的将来是有好处的。”
送到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数是早产超低体重婴儿,大多需要住保温箱,需要医护中心工作人员没白没黑地陪护。2014年,一对早产的白化病双胞胎兄弟被送到福利院,一个体重仅有0.85公斤,另一个也只有1公斤。“生命本就脆弱,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轻言放弃!”刚开始,徐琴也不知道如何去呵护照顾他们,只能慢慢摸索经验,每小时用注射器一滴一滴地喂奶,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本子,详细记录孩子的喝奶、喝水、排便和生命体征情况。在她及团队不懈的努力和精心护理下,两个孩子顽强战胜了死神,如今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
“从‘养活\’到‘养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不仅是一腔热情和一份奉献,还需要有专业技术,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做出最准确的行动。”为此,徐琴自学了中医大专课程、大专护理教材,并被推荐到民政干部管理学院大专班学习深造,现为民政部认定的“孤残儿童护理员培训讲师”。她的这种勤奋钻研业务技术的劲头感染了周围的年轻医护人员,使得多学、多练、多交流经验的业务学习在医护中心蔚然成风。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同时,徐琴还先后参与全省护理员培训工作,400多名同行从她这里取经问策,她的护理模式已成为全院、全省乃至全国的一线经验,被同行传递复制。
(本报记者 王晓菲 兰萃 通讯员 吴俊旭)
新闻推荐
鲜花簇拥的西客站广场。槐荫区供图美丽的阳光新路成为网红路。槐荫区供图洒水车在烟台路上浇灌园林景观...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