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历下区东部新城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对区域内村居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龙洞街道明确了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多管齐下的思路,着力从事务自治、管理法治、文明德治、多方共治等方面探索构建新的村居基层治理体制。重点“明”起来 任务清晰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在提升村居治理工作中,龙洞街道紧紧抓住党建这个重点,建强支部“中枢神经”,激活党员“红色细胞”,不断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强化村居组织力。
龙洞街道通过落实好“1+6”制度规范体系,紧抓“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让基层党组织的“神经”强大起来,让每个村居党委(支部)成为引领村居建设的先锋队。依靠两委还不够,还要调动全部党员的积极性,激活基层“红色细胞”。
街道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提升党员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亮身份、结对子、树形象”活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评先树优、党员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员的带头作用,不断夯实村居治理提升的组织基础。措施“强”起来 补齐短板
龙洞街道把村居问题统一“打包”,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由街道党工委领导,协同村居治理专家、区直部门、老城区先进社区、辖区社区、科室、“第一书记”等多方“会诊”,把问题逐个击破,达到补齐短板的目的。
在事务自治方面,龙洞街道从厘清村居责权边界、推进民主管理、加强村居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村民事务自治样板——“三委+三会”规范机制(党委会决策议事、村民委员会执行办事、监督委员会监督评事),村居依法协助行政事项清单,村民委员会印章使用范围清单,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居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具体措施已经开始逐项落地。
在管理法治方面,将依法治村作为重点内容,把法治理念融入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化解、公共安全、社会心理服务等,构建“大法治”格局。
在文明德治方面,明确了实施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社会风尚提升工程、文化惠民提升工程和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思路,充分发挥德治引风气、聚人心的重要作用。
在多方共治方面,细化“三帮三促”活动,从科室帮扶、社区帮联、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探索建立村居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引导驻区企业、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参与服务,逐步形成完善有效的便民服务体系。
步子“紧”起来 全面突破
“步子要迈得再紧一点,实现新的提升。”龙洞街道党工委书记解伟表示,“街道辖区共有6个村,解决村级发展问题迫在眉睫。村居治理提升既是实现新发展的机遇,更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立足于此,在区委部署后,一个月内连续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依法治村(居)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城郊村居基层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开展“三帮三促”活动的实施方案》三个文件,体现出改善提升村居治理的强烈意愿和决心。
街道年初就按照计划进行村居治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中事务,逐步建立起党建为统领、“四治”为目标的村居治理新格局。今年,辖区石河岭村再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司法部、民政部等多部门实地调研该村经验,为村居治理树立了样板。(本报记者黄佳杰通讯员常晶赵青)
新闻推荐
黄金有价药无价,还有什么能比治病救命更重要?人食五谷杂粮,一生不可能百毒不侵,啥病没有,一旦生病就要及时寻医问药,没有药哪能...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