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居民来到东韩路上的金德利民连锁店用餐 记者郭尧 摄
最近,“金德利民”门店正悄然变革。记者从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获悉,5月中旬,山东金德利集团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德利集团”)首批4家门店试点“经营绩效共享计划”,即员工竞标门店经营权,与金德利集团共享经营绩效。今年下半年,他们将再推40家门店实行改革。
作为在济南拥有160多家门店的中式快餐直营连锁企业,而且是全国唯一的快餐国企,金德利集团为何要改革?消费者有何利好可期待?
既是员工又是“老板”让“标准菜品”有了新花样
近日,在名士豪庭,金德利民快餐新店开业。就在这家快餐店楼上上班的张女士发现,无论外貌还是菜品,这家店都有所变化。还是标志性的店名,但红白相间的外墙换成了落地窗。即使不是饭点去吃饭,也能吃到热乎的温拌菜。尤其是面食,花样更多,紫薯烧卖成了她最近几天必点的面食。这是首批实行“经营绩效共享计划”的门店之一,招标时,同时有4个团队竞标该店经营权。最终,张云东团队3人竞得。
5月30日,记者来到这家店时,张云东正在操作间制作面点。既是员工还是“老板”,张云东说,为将门店经营得更好,他们在饭菜上花了更多心思,“早餐不做大包子了,定位小而精,丰富花样,增加杂粮系列,诸如紫薯千层饼、紫薯烧卖、盘丝饼等,这在别的门店吃不到。菜品方面也有改良,少上勤上,根据消费者反馈调整菜品,做到从早到晚不断档,让顾客吃上热乎、新鲜的饭菜。”张云东说。
分管金德利集团的济南产发餐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智太介绍,竞得门店经营权的员工,如果是新店,年底门店的利润,有经营权的团队可与金德利集团按3:7分成;若是老店,则高于上年度的利润部分按此比例分红。
30%门店经营微利希望改革能更好满足消费者
金德利集团总经理冯秀娟介绍,金德利集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从事大众快餐行业的国企。作为国企,体制变革不容易,但可以通过变革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王智太说,金德利集团5个中央厨房向各门店配送成品与半成品,门店再进行简单加工。今后,金德利集团新开的门店将统一实行该模式。
王智太告诉记者,金德利集团在济南拥有160多家门店,70%门店经营情况良好,剩余的店经营微利,“今年下半年将再选40家门店改革,其中涵盖一些经营不善的门店,让好的店更好,经营不善的店也变好。”
这次改革目前实行不到20天,效果如何?山东金德利集团槐荫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宪刚介绍,以谷庄店为例,单日营业额增幅在7%-10%,不仅如此,员工积极性也提高了。
●市场观察
超意兴、金德利民两家快餐店的较量
说起“金德利民”快餐店,很多消费者会不自觉地将它与“超意兴”对比。
山东金德利集团槐荫快餐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宪刚介绍,济南第一家“金德利民”快餐店于1992年在槐荫区开设,6月6日是其成立26周年。
而济南超意兴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意兴”)在1993年成立,它继承老字号品牌“正泰恒”,齐鲁传统名吃——把子肉是其核心产品。
据了解,两者都瞄准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标,目前,它们在济南快餐市场所占份额如何?
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以来,济南有8家快餐企业纳入济南市早餐工程,其中包括金德利与超意兴。这些企业6年来新增门店共计350家左右,算上此前已有规模,共有500多家门店。其中,金德利与超意兴门店所占比重最大。
目前,金德利在济南的门店有160多家,超意兴有250多家。放眼全国中式快餐连锁企业,超意兴名列前茅,在省内,它规模最大。
该负责人介绍,要说两者的不同,首先是体制不同,前者是国企,后者是民营企业。超意兴作为民企,能直接与市场接轨,而金德利与市场的衔接有些难。此外,超意兴有自己的培训学院,建立了层层培训的机制,便于员工执行落实。超意兴在短短6年新增门店200余家,对于这样的“复制”速度,该负责人认为,标准化是重要原因。品种不繁杂,标准化就比较容易贯彻,便于统一管理与连锁复制。
“在这方面,金德利品种比较多,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但在经营上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不便于标准化。品种多,带来的影响是占用设备多、占用厨房面积多,占用人多,也增加了经营成本。”该负责人说,金德利启动企业改革,是好现象,值得期待。(记者黄敏)
新闻推荐
造锅炉,我们有国际一流技术——记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栩
杨栩(前排中)陪同来访者视察车间。杨栩站在窗前,凝视整个厂区,静立数分钟后,转身伏案写下工作计划,这是他加班的第240...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