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爽
5月22日,济南交警针对礼让斑马线带来的右转弯机动车压车现象发布了警民互动共建右转新模式,不仅重新优化调整了行人信号灯配时,还在重点路口加装了行人过街音响提示系统,通过行人信号灯亮绿灯时发出急促的“嗒嗒”声,达到促进行人快速通过路口的目的。(5月23日《济南日报》)
正在快速成长的济南,“新气象”与“新问题”总会结伴而来,城市管理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就像外卖、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交通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礼让斑马线”给城市带来温暖、消除行人过路口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带来了本来从不压车的右转车道排长龙的交通难题。
面对“礼让斑马线”,济南如何有效地“以人为本”分配路权,如何在后创城时代巩固成果的同时,为济南带来新变化?这张考卷如何作答,考验的是交通管理部门的智慧,更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管理理念。
阅读每一条市民的“吐槽”,积极梳理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想方设法寻找解决的方法……迎难而上是推动这座城市路口文明的有效方法。
打破原有同向机动车、行人信号灯同时变灯的旧有模式,让行人信号灯提前15秒亮起红灯。让出的这十几秒,不仅是机动车的通行权益,更是对“礼让者”的尊重,这才是城市温度应有之意。让生活于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如此,市民才会在与城市共同前行的路途中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这样的路口信号灯优化改造,首先在市民反映强烈的10个路口实施。此后,在经十路营市街路口又增设右转待行区缓解右转礼让斑马线压车现象,“4向3秒全亮红灯”缓解左转礼让斑马线压车现象。些微改变,却给路口带来“顺畅”,这样的小改变值得点赞!
眼下,交警部门正在根据不同路口的行车特点、相邻路口间的互动影响,给出各路口不同的调整方案,这样的管理模式,就是“精细”管理的具体展现。对于这座对“品质”、“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的城市来说,“分秒必争”是必须的,“量体裁衣”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对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不免让人想到另一话题:交通参与者从交通管理方式改进提升中受益的同时,是否也已做好为这座城市和谐交通而努力的准备?
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考题在考交通管理者,也在考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就像早已被公认错误的教育观:把孩子送入学校,孩子好坏就与家长无关了。城市发展不能只靠管理者“一肩挑”,规避交通集中整治后的“回潮”,促进路口文明的进步,需要的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需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和谐交通理念的共识。
如果过路口时,行人可以选择小跑、快走,机动车驾驶人可以选择更耐心、更自觉地礼让,那么越上越多的抓拍设备、信号灯上那发出急促声响的设备或许就可以“下岗”了。
管理部门各尽其职、路人车辆各守其责,让“共建共治”成为习惯,才能真正“共享”城市文明进步带来的美好成果,不断实现城市道路环境和品质的提升,进而提高泉城济南的竞争力与活力。
新闻推荐
2018年青少年绘画大赛龙奥画展举行用画笔绘出心中的“绿色泉城”
本报通讯员张锦程摄本报5月31日讯(记者高明)近日,“绿色泉城我美丽的家”——2018年青少年绘画大赛龙奥画展在龙奥...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