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槐荫区某公司员工早上上班时发现文件柜、保险柜柜门大开,价值100余万元的名表不见踪迹……办公室失窃!案情重大!槐荫公安分局迅速启动片区联合打击机制,抽调刑警大队和兴福派出所精干力量展开调查。专案组经过连续十余日昼夜奋战,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案件的快速侦破,得益于槐荫公安分局的警务运行模式新探索。长期以来,机构庞杂、职能交叉、反应滞后问题,成为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槐荫公安分局在充分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公安改革“大部门、大警种”趋势,开展“区块链”融合的警务运行模式探索,在警力整合上做“加法”,在工作环节上做“减法”,极力推行“打防管控、维稳处突、创满意、执法监督”四个一体化。
整合警力拧成“一股绳”
槐荫公安分局实行“4+4”工作模式,在不打破原有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职能相近的原则进行了整合。建立“四个片区”,实行“片区化”作战,做大基层战斗实体。
“针对派出所辖区面积小、人员少、警力单薄,以及当今社会大融合、人员大流动、治安形势愈发复杂的实际,我们对全区地理状况、居民分布、治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按照‘地域相邻,人口相当\’的原则,将全区划分为ABCD四大片区,”槐荫公安分局人士介绍,每个片区由一名党委成员牵头,片区内有四个户籍派出所、一个特巡警中队、一个刑警中队。片区内所有警力实行集中出击;每个片区与相邻片区互为支撑、互相拱卫,实现由分散变整体、由分工变协作、由指头变拳头的转变,实现了警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切实做强了基层战斗实体。
他们还划分“四个模块”,实行“模块化”运行,化繁为简,切实提高部门执行力。聚焦警务运行中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合力不强等问题,立足现实需要,按业务性质归并职能,按职能组建工作实体,由办公室、政治处、警务保障处组成指挥保障模块;由国保大队、治安大队、巡警大队、特警大队、消防大队、基础办组成维稳防控模块;由刑警大队、禁毒大队、经侦大队、网警大队、直属大队组成侦查打击模块;由纪委、督察大队、法制大队、推进办组成执纪监督模块;使相似职能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做到专业化建设、体系化运行、集约化用警、系统化指挥,使部门职能效力实现最大化。
将战斗实体做大做强
不久前,在济南西站东广场,一起刀斧砍杀警情演练正在进行:警笛声响,摩托轰鸣,6辆重型警用摩托如一道安全的屏障,迅速将“暴恐分子”与广场群众隔离开来。武装巡逻车、消防车、救护车、现场勘查车陆续到达演练现场,全副武装的特巡警队员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呈战术队形向“暴恐分子”逼近。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特巡警队员果断开枪,分别“击毙”、“俘获”了“暴恐分子”。
片区、模块的整合,目的是做大做强战斗实体。槐荫公安分局全力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由片区警种作为主战力量,由侦查打击模块的警种实行刑侦、网侦、图侦、经侦一体化融合,构建多侦联动、多轨联控、同步上案的合成侦查体系,对突出犯罪进行专业化打击;由维稳防控模块警种实行治安、特巡警、派出所协作,形成片区协同、人技防共用、车步巡结合,多种方式并存的防范格局;对突出的治安问题,坚持精细化工匠精神的小单元治理,多片区、多模块联合行动,开展地毯式排查、攻坚式治理、大兵团作战,形成治安管理、打击犯罪、安全防控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提升了打击防控管理效能。着眼于社会稳定大局,他们制定了群体性事件多警联动一体化处置机制,综合多片区、多模块的力量,综合施策,多方发力,精准处置。
新模式带来新变化。槐荫区有关领导对此评价道:“这是新形势下适应公安工作新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开展的大胆尝试,帮助党委政府解决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体现出很好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全新的公安机关形象。”
(本报记者 刘晓群)
新闻推荐
□记者郭延冉清明节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按照传统,家庭成员总是在清明节聚到一起,祭扫的同时重温家训,这为传承优良家风提供了最佳契机。“爸,四姐也从上海赶回来了,孩子们也都回来了,大家都很想...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