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4月4日讯 (记者赵樱宁)在古代,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祭祀的节日,还是一个有着放风筝、打秋千、插柳等多种民俗活动的节假日。近日,济南市民政局连续举办两场清明文化座谈会,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王恒展旁征博引,生动讲述了历史上的清明节。5日,最后一场清明文化座谈会将在济南战役纪念馆举行,想搭末班车的,抓紧喽!
2日举办的第一场清明文化座谈会,主题是生命教育。来自高校、社工协会的民俗专家们围绕济南新型殡仪服务等生命教育活动,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生命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专职社工在移风易俗、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工作,给出了不少“好主意”。
3日,在以“清明时节话清明”为主题的第二场座谈会上,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王恒展带来了一节生动的“清明文化演变史”。70岁的王恒展从自己的儿童经历谈起,向人们讲述清明节的变迁。他说,在历史上,寒食和清明其实是两个节日,后来才演变成同一天。王恒展从唐代诗人韩翃的七言绝句《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入手,讲起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以及清明背后的“忠孝文化”,呼吁大家对于清明传统习俗“弃糟粕”后,一定要“留精华”。
5日9:40,第三场座谈会将在济南战役纪念馆举行。据悉,会议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邀请老战士代表、烈属代表等嘉宾,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等话题进行探讨。
新闻推荐
科学规划标本兼治 力争三年改善建成区情况治理杨柳飘絮 济南市打出“组合拳”
飘絮漫天飞舞,市民捂鼻前行。(本报记者赵晓明摄)本报4月4日讯(记者李小梦)进入春季,随着温度升高,杨树和柳树开始飘絮。记者今天从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采访获悉,目前济南市正积极应对,将从“建、换...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