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倩
杭州和济南有许多共性。比如,都以“山、泉、河、湖、城”为主要城市特色。3月20日至25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组远赴杭州采访,就是为了对标杭州,在大明湖免费和泉城夜景亮起来的背景下,学习杭州在文明旅游、引导游客文明游园等方面的一些经验。济南和杭州又有太多的不同,西湖模式、杭州经验自然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启迪,但济南的发展还需要适合自己的节奏。西湖的归西湖,我们家住大明湖。白娘子是西湖的,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呵护属于我们的大明湖,讲好“济南故事”。(详见昨日本报封4版)
过去,一说起杭州西湖模式,大明湖畔的我们,不禁流露出几分艳羡。如今,省城迎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先行区建设,城市景观亮化工程不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计划已经出炉,“泉·城”文化景观申遗加快步伐等,成色十足的现代济南正在迎面走来,市民有着太多民生期待和美好梦想。
近日,通过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在杭州深入采访,我们不难看出,杭城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借鉴:夜宴菜品做成系列,高大上、有味道、有看头;志愿服务智能“打卡”,微笑服务亭、爱心哺乳点等变身旅游亮点;礼让西湖、文明倡导拥有多种选择,礼让外地游客成为自觉……其实,我们济南在这些方面也是一直走在前列,各有特色。论夜宴大餐,“一湖一环”、“明湖秀”陆续登场,“河底电影”、免费WIFI跑步赶来,“山、泉、湖、河、城”等景观串联远期城市照明规划也已经启动编制。论志愿服务,泉城义工声名远播,旅游啄木鸟志愿团队让中央文明委副主任郭金龙点赞认可。论文明礼让,从济南交警柔性执法到“济南式过马路”成为一道风景,济南的创新管理多次赢得《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点赞,已经成为根植于市民心底的济南共识。
可见,借鉴杭城经验,打造济南品牌,我们并不缺少优质资源和软硬环境,换句话说,济南完全可以更高定位、做得更好,在因地制宜中提升“气质担当”,于“量体裁衣”中释放旅游势能。这个过程,是重新发现城市之美,切实提高共识度和认知度。这个过程,也是“讲好济南故事”的再加工、再升格,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逛个遍。
老城的积淀、淳朴的民风、文明的风景,本身就是宣传济南的良好载体,关键看如何用鲜活语言进行解读和立体呈现。比如,百花洲的让水泉,源自清廉的家风传承;再比如,老城区的翔凤巷,出自民间百姓自觉谦让。相关部门不妨借力城市旅游讲解员海选活动和摄影、文学、诗文朗诵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声动”济南和光影济南走向世界,使中外游客兴致盎然地聆听济南故事,共享泉水甘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杭州西湖,思杭城经验,取他人之长,补济南之短,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使济南更好地再出发,开拓全域旅游城市新篇。“生在济南真厚福,青山绿水满城堙。”遇见更多的泉水盛景,发现更多的济南之魅,在满足济南人休闲文化生活之余,也定会使大量外地游客流连忘返,而游客们的口碑就是城市的里程碑,也能激励这座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阔步向前。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日讯(记者黄佳杰通讯员牛耘)3月30日上午,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创展中心联合党委在前期楼内企业座谈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面向楼内职工的现场咨询会和面向企业人资代表的政策答疑会,围绕...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