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在中关村设创新中心,为外向型经济服务。(黄智义 摄)
中刚鑫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左)和崮云湖街道办事处签约。
(邵明红 孟祥江 摄)高新区可在这里“筛选”外贸企业。(黄智义 摄)
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贸易运营,济南各个县区均熟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内涵。第一季度结束了,不少区县在扩大外贸、引进外资、借助“外脑”、服务外商方面有着突出表现。
1外贸
高新区外贸连续26个月领跑
2018年1-2月,高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其中出口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进口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外贸总额占全市总量的45.7%,比去年同期高8个百分点,继续领跑全市外向型经济指标。
与此同时,高新区外贸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三项指标连续14个月保持“三增长”,连续26个月稳居全市各区县第一位。
搭建国际领先的服务平台
随着易非网、名客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推广中心在高新区陆续落地运营,传统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了更加简便、高效的通道。这些平台有效推动了外贸产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打造高新区特色外向型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比重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高新区实现各类平台成交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直接带动外贸进出口6亿元人民币以上;2017年全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7.1亿元人民币,占出口总额87.7%,较2016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
跨境电商和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迅速崛起,给高新区外贸产业快速膨胀带来难得的机遇。
高新区相继引进了山东海外仓公司、不木科技、“你的世界”等一批代表性极强的新业态产业,有效推动了外贸企业国际品牌建设,促进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内外贸融合和消费品进口。
同时,高新区针对产业特点,创造性利用海外仓优势资源与跨境电商小单贸易有机融合,探索跨境电商监管、统计的新模式。
打造特色外贸产业服务新体系
针对传统外贸企业开拓市场难、物流难、融资难、外贸业务流程繁琐等一系列长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高新区着力打造“三个一”工程,利用中企动力、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给新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注册和推广服务。
2017年高新区全年新增外贸企业162家,是过去5年的总和;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驻区金融机构、物流报关等服务机构给外贸企业提供一条龙多重保障。高新区已对160家出口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完成免费信保全覆盖,给外贸企业补助各类融资贴息超过500万元;高新区还利用国家、省、市和高新区外贸政策给外贸产业提供一体化全覆盖扶持,近三年来累计帮助500余家企业争取各类外经外贸扶持资金超过6000万元。
成立境外企业联盟
近年来,高新区以龙头外经外贸企业为核心,陆续成立了中国(俄罗斯)境外企业联盟、济南市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联盟以及西亚非洲企业联盟,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外经企业带动工程类产品出口的“抱团出海”的新模式。
高新区实现了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核心产品优势互补的新局面,2017年各行业联盟企业出口105亿元人民币,实现外经拉动货物出口12.8亿元人民币。
(本报记者黄智义)
2外资
外商投资项目厂房
可“先租后买”
本报讯(记者张素芬)2015年9月,天桥区与德国巴伐利亚化学产业集群正式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开启了天桥区外资企业招商工作的新征程。
为进一步加快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该区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不断释放红利吸引外资。政策规定,外商投资项目可以“先租后买”厂房,后期购买厂房按照评估价下浮10%给予优惠价格。
在园区内,由外商投资的工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生产型企业,实际到位外资不低于200万美元的,外资到位后,一次性给予项目开办资助50万元人民币奖励。对于外商投资的工业服务类、金融类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园区免费提供三年,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的办公场所;按照企业所缴纳的当年综合税收区级留成部分的50%,给予产业发展资金奖励。
此外,园区对于外商投资项目相关的外籍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全额补贴。为打造透明公开的政策环境和一流的政务服务,园区将安排专人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税务登记、投产运营、人员出入境、居住、就业许可、子女入学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等。
3外脑
借助中介力量引入招商合伙人
本报讯(记者 李小梦)今年,历城区积极探索实行“专业机构+专业人才招商”新模式,引入招商合伙人,借助“外脑”大力招商。
日前,国元保险、国都证券、大地期货3家金融机构省级分公司签约入驻历城“鑫苑金融大厦”,这使得历城区在一季度就已完成市里定的全年金融招商任务目标。如今,历城区把招商引资理念融入发展血脉。
为搭上信息化的快车,历城区在信息化招商方面将加快建设“全区项目招商信息库”,打造区、街、镇信息和资源共享的招商网络平台,采取数字化、多媒体、网络化方式,全方位展现历城招商资源。利用数字化影音技术,重点对梦想小镇、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银丰新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唐王农业园区等30个大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每个项目量身订制宣传推介视频,通过互联网,为策划的好项目在全球范围招商,实现招商引资24小时网络在线。
该区探索实行专业机构+专业人才招商新模式。加强与招商中介机构的合作,建立招商合伙人新模式,积极开展基金招商、股权招商、科技招商、展会招商等多种方式,提高招商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与此同时,该区将打造专业招商队伍,计划组织两期赴经济发达城市的招商培训,选聘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制定绩效激励政策,推进专业招商。并且,该区将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为有创新技术和产业资源的高端人才提供保障平台,综合运用财政、市场和行政手段,为企业发展和人才落户提供全方位保障,吸引国内外资金和人才流向历城。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历城区紧紧盯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指挥棒”,把产业链招商作为推动“新”“旧”产业嫁接转换的关键,重点瞄准“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九大产业开展招商,引进经济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龙头型企业,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工程,以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历城新旧动能转换。
4外商
“店小二”感动外国企业家
“感谢崮云湖街道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办公场所,还有专人帮我们跑手续。”在长清区一次招商引资签约大会上,中刚鑫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托尼·卡帕拉他紧紧地握着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主任的手。
长清区委、区政府提出真心、热心、精心、贴心服务客商,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该街道围绕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区”,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打造“店小二”一站式服务,并在梦翔小镇先行试点:对新引进来的企业或者新注册的企业,从项目注册、税收登记、账目记账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对于外商,因语言及文化交流的局限,实行重点项目责任到人,建立全程代办和帮办制度,从项目洽谈到工商注册,从招聘选人到政策扶持,靠上协调、全程服务、跟踪督导。
“走,咱今天叫着中国银行长清支行工作人员去现场办公,看看到底缺什么材料,争取尽早把账户开了……”正月初八一大早,街道大项目办负责人已在创新大厦等候。这天他与中刚鑫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莉来到了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仔细询问了需要的资料、办理程序及需要修改的证明等。“不好意思了,耽误您一上午。真没想到咱街道的服务这么周到,都替我们想到了前头。你们这样的‘店小二\’真棒。”陈莉的感激溢于言表。
为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崮云湖街道探索建立了“党建+创客+创业+创新”的工作模式,成立创新大厦企业联合党支部,内提素质,外优服务。同时,聘请高校教授、企业家、金融家等十大经济发展顾问,为崮云湖经济“把脉问诊”,借助全球资源和国际视野,搭建产业、政策、信息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互利共赢。(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孟祥江)
新闻推荐
他的作品虚实相生、以繁衬简,他独创的陶瓷堆彩艺术让人赏心悦目。他就是罗国华,一位生于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也是陶瓷堆彩创始人。罗国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工艺美术...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