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创新谷高楼林立。(黄智义 魏世成 摄)2016年,齐鲁创新谷划归济南高新区代管。按照高新区管委会工作部署,齐鲁创新谷发展中心克服工作交接、人员补充、队伍(合等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众多项目落地。
2017年,齐鲁创新谷迎来爆发式发展,从只有一栋楼(1号孵化器)的小园区逐渐成长为一座冉冉崛起的西部产业新城。
■百花齐放
大项目纷纷落地
目前,齐鲁创新谷除了已投入使用的1号孵化器外,建大合新项目一期的10栋楼也已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山东工研院产业基地项目一期、2号孵化器项目、普裕产学研基地项目、九方创投基地项目均已实现主体封顶,2018年下半年将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
齐鲁创新谷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前我刚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这里只有一座楼,现在已是高楼林立……”据介绍,恒誉环保项目、加速器北侧配套住宅项目已进入招拍挂程序,预计2018年上半年开工。锐嘉科项目一期已组卷完成,即将进入供地程序。此外,工研院产业基地二期、锐嘉科项目二期、军民融合产业园、银泰广场、碧桂园等一大批“京”产业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设计或者协调土地指标。
■环评共享不用另行报批 节约办理时间
在高新区实行建设工程流程再造的政策指导下,齐鲁创新谷发展中心不断总结完善,摸索出一些符合园区发展实际的做法。
工研院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占地95亩,投资1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2016年11月30日项目宗地成交公示,2017年1月项目开工,10月实现主体封顶,从开工到封顶不到10个月时间。齐鲁创新谷发展中心调度项目单位、人员时常加班到深夜,协调国土规划建设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通过项目前期运作机制、区域环评成果机制、定期联席会议机制、重要节点推进机制,实现了如此神速的项目推进速度。
2016年12月,齐鲁创新谷成为全市首个完成全部区域综合评价审批工作的试点片区,工研院产业基地项目一期、二号孵化器等园区新建项目通过共享区域评价成果,不再另行报批或简化报批程序,节约了手续办理时间,实现了早落地、早开工。
创新谷片区成功试点后,2017年12月,高新区管委会安排行政审批管理局出台《高新区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价评审实施方案》,将以园区为单位全面推行综合评价审批制度。
■放水养鱼
让“小企业”享受“大待遇”
项目签订入区协议后需要经过征地、供地、拿地、审批等多个环节才能开工。征地是街道办事处的职能,齐鲁创新谷发展中心确定一名协调联络人跟进征地进度,既能协助征地工作的开展,又能掌握项目地块进展情况,保持与项目单位对接联络,确保签约项目引得进、留得住。
齐鲁创新谷的目标是发展以科技研发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要引进锐嘉科移动智能产业园、山东工研院产业基地等大规模、大平台、产业链式的大型项目,也要引进虽然规模不大但极具发展潜力和特色的高科技项目,给予其大型项目同等待遇,“放水养鱼”,培育其发展壮大。
例如,恒誉环保科技园项目占地54亩,总投资2.3亿元,准备建设高温热裂解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拥有行业内唯一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成套设备已出口欧美等多个国家。面对市场前景广阔但产能不足的问题,齐鲁创新谷发展中心优先为其安排土地指标,争取工业用地资格,成功申报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动项目早拿地、早开工。
齐鲁创新谷发展中心建立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机制。大项目分期供地、适当预留,鼓励企业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助推龙头企业领头发展,同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使土地使用效益提升到最大化。比如,锐嘉科移动智能产业园项目占地203亩,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既有锐嘉科集团北方总部基地,又有相关上下游的产业链企业集聚基地。
2018年,齐鲁创新谷发展中心将继续以“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为目标,继续贯彻高新区“一区两城两谷”战略部署,坚持推进签约项目加快落地和落地项目加快建设两条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济南西部卫星城核心区。(本报记者 黄智义 通讯员 魏世成)
新闻推荐
本报1月7日讯(记者谷青通讯员房龙飞)记者从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位于长清区的济南国际园博园1月5日起闭园进行为期3个月的升级改造,重开后的园区将免费开放。据悉,本次提升改造是济南...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