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恪尽职守,奋力作为,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在开拓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为推动“453”工作体系的贯彻落实精准发力,打好依法监督的“组合拳”。
抓重点
把监督融入全市重点工作全过程
2017年,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济南市城市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事项开展审查和监督,力促全市重点工作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研究成立了“四个中心”建设专项监督领导小组,深入“四个中心”建设一线,视察重点项目46个,与48个单位、企业进行座谈,提出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110余条。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济南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多次调研,高标准完成先行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着力破解土地、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方面的难题,并就推动济南由“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迈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城市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志,涉及到省会城市形象和发展后劲。基于此,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在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管理上下功夫,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此外,拆违拆临是推动济南市向现代化省会城市迈进的必由之路,市人大常委会对拆违拆临工作进行了视察,并就如何落实好长效管理措施,坚持拆建并重、拆管并重,维护好城市建设发展的良好秩序提出建议。
抓经济
在促进城市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2017年,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推动经济稳中向好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重点工作的监督,把监督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中,用监督实效护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的钱该怎么花?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代表人民管好“钱袋子”?针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大监督力度,更好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听取审议并批准了济南市2017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及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听取审议了2016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听取审议了2016年市级决算和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了2016年市级决算,督促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清单制,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认真解决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组建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咨询组,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建议,稳步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
抓热点
以监督推动服务惠及民生
“济南市将切实落实消除‘大班额\’工作的各项要求,确保完成2017年全部建设任务,努力解决好济南的大班额问题,实现办学条件均等化;抓好教育资源的配备,解决‘能不能有好学上\’的问题;以把好学校饮食安全关口为目标,扎实开展监督工作,推进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在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10月25日举行的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代表通过专题询问的监督方式,让市民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盯民生热点,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强化监督,着力破解民生难点,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有效作为、造福于民,充分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情怀和温度。
维护和保障司法的公平正义,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担当。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把促进司法公正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听取审议了市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了市检察院关于全市侦查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充分履行侦查监督职能。着力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严格依法依规处理信访反映的问题,全年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574件、804人(次),推动了群众合理诉求的解决。
(本报记者 郭歌 通讯员 王春雷)
新闻推荐
新时代“济南战役”打响,全军用命、尽锐出战——争做“济南第一团”勇做夺标突击手
在1月6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提出,稳中求进,奋力夺标,打一场新时代“四个中心”建设的“济南战役”,为济南实现“三年有突破”吹响了摧城拔寨...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