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团活动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学生展示自己科技作品。班级艺术节上学生在表演节目。
老师在指导学生绘画。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所学校的气质,毫无疑问就是“正”。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学生形象,那就是“谦谦君子”。
毗邻龙山文化发源地——城子崖的济南高新区大正小学,从建校那天起,就肩负起了一个教育使命:养浩然正气,育谦谦君子。对于“怎样教育学生”,对于让学校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实现新跨越,大正小学校长刘茂雷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让教育回归本真。
“做本真教育,就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在刘茂雷看来,本真教育从根本上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教学上,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育人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差异发展……在“正行谦恒”的学校精神引领下,学校正大步迈入优质学校行列。
让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同学们,上课!”“校长好!”
大正小学6年级(3)班《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开场白有点特别,因为给学生上课的不是普通教师,而是一校之长——刘茂雷。从教29年,任校长17年,刘茂雷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这学期开学前,刘茂雷特意找到教务处,嘱咐在排课表时不要落下他,于是他和普通老师一样站上讲台。
沉在课堂上,走到师生中,在很多人看来,刘茂雷是一位“接地气”的校长。“我首先是一位教师,然后才是一名校长。”刘茂雷有一个朴素的教育观,那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差异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他看来,只有走到师生们中间,才能真正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
走进教学楼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文化墙”,最上方镌刻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16字箴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它的下方则书写着这所学校的精神——“正行谦恒”。“我们的校名是大正小学,可以说从建校起,它就背负了一个教育使命,养浩然正气,育正品学生。”刘茂雷说,他希望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是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
在这里,每一位师生不仅将“穷理正心,修己达人”的校训内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谦逊而彬彬有礼……
“择善持重,务实求真”的校风、“雅正启智,以爱育爱”的教风、“敏学知省、乐疑好问”的学风,正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助推着这所有着二十余年校史的学校不断焕发生机。
给孩子向上生长的力量
如何将“正文化”的办学理念贯穿到教育实践中?学校找到了最切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突破口——养成教育。
学校每一位教师手里都有4种卡片,名为“四正卡”,分别代表4个评价维度,即正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心卡侧重学生的品德,正身卡侧重学生仪容仪表,正言卡侧重学生的言谈,正行卡则侧重学生的行为。老师根据学生不同方面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发放。学期末集齐数量较多的学生会被评为“大正小学未来之星”。其他未被评为“大正小学未来之星”的学生则可用手中的“四正卡”在“爱心超市”中兑换相应奖品,还可以兑现心愿,比如可以和校长来个拥抱、和自己喜欢的老师合个影等。“四正卡”的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2017年10月底,在学校语文听写大赛颁奖现场,面对学生,刘茂雷一口气背诵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首诗词,让学生惊叹不已,在他的带动下,校园里古诗文阅读的氛围更加浓厚了。
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一定是因为它的课程与众不同。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学校还构建了多元校本课程,其中,诵读国学经典就是校本课程之一。5年级语文教师孙玲介绍,学校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1-6年级编写了校本教材,而且还不定期开展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形式的主题活动。
每周三下午,总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学校27个社团同时开放,打破班级、年级限制,学生走班上课,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合在一起。“我们希望通过多样的课程,带给孩子们向上生长的力量。”刘茂雷说。
突破教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在大正小学发展史上,2017年8月28日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天上午,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刘茂雷传达并解读了《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改革文件。当天下午,全校42名教职工全部手写了申请书,自愿封存编制,加入高新区聘任体系。以岗定薪、多劳多得的评价办法,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已经57岁的数学教师杜振森是学校教师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在开学之前,他本想申请教授小学科,减轻工作量,但改革的到来改变了他的主意。新学期,杜振森不仅没有调换学科,而且还主动承担起学校党务、工会、学生资助等管理工作,干劲比以前更大了。一年级语文教师崔雪不仅承担着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担任着班主任,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样的工作量在其他学校并不多见。在改革的驱动下,老师们的工作状态由过去的等活干,变成了抢活干。像崔雪一样,学校还有3位语文教师不仅当班主任,而且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
在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将教师专业发展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不仅追求量的积累,更
重视质的提升。每周五下午,各教研组
都会开展教研活动,平时的听课、
(课活动更是常态化。学校
还聘请资深专家从理论
的高度、实践的角度,为教师们指明方向。此
外,学校还建立了教
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构建了“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名师”梯级攀登机制。
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成为学校向前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又描绘了一幅新的发展愿景,即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教育不是一场属于教师孤军奋战的战役,而应该是学校与家庭的协同作战!”刘茂雷说,让教育效果实现最优化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家校合作。
2017年9月1日,学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生入学典礼,邀请所有家长见证了这一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时刻。入学典礼上,一年级全体新生都获得了一个印有学校微信二维码的手环,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随时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这也是学校为寻求家校合作而表达的一份诚意。如今,每天浏览一遍学校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家长们的习惯之一。
隔着手机、电脑屏幕显然不能完全了解学校,让家长信任学校就必须让他们真正走近学校,于是,学校设立了家长开放周。每周四,学校向家长们开放,在这一天,家长可以进课堂听课,也可以体验食堂饭菜口味。根据家长实际情况,学校还为其制定了成长计划,每周至少两次邀请教育专家给家长作讲座。
11月23日,在学校举行的期中全校家长会上,刘茂雷作了题为《真诚陪伴 静待花开》的报告,他向家长们亮出了学校发展的“期中成绩单”,让所有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呼吁家长培养孩子对精神成长的渴望,学会高质量陪伴,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生命的精彩。
新闻推荐
王红(化名)买房了,赶在济南2017年4月19日二套房新政之前,仅用34万元首付就拿下了百平米的二套房,然而她说自己是房住不炒的典型。在省城一家房企做了10年策划,王红见多了疯狂的炒房客,她从中吸取...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