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郑芳 □本报记者 焦小超
如果有可能,你会“携号转网”吗?
最近,喊了多年的携号转网,又被频繁提起。原来,根据工信部的要求,三年内要全面推动携号转网,这就意味着以后能不换号码就换运营商了!
但是,携号转网真的能说转就转吗?想说换号不容易
所谓携号转网,就是用户在不变更手机号码的前提下,从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转入另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简单来说,无需换号码即可更换运营商。工信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推动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看到这个消息,张强很是期待。他的手机号用了快10年了,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换成另一个运营商,老手机号又舍不得放弃,所以多数时候他都得揣着两部手机。张强给记者算了下换卡成本,“注册的阿里、腾讯、百度,还有三张银行卡,至少30+APP需要换绑手机号,还有些APP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所以根本换不起号码!”
而携号转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套餐无法办理,存在新老用户限制;不同地区,资费价格不同;三大运营商资费服务相差甚远;网络质量差,覆盖不到自己所在区域等方面。不过,张强的期望估计一时半会很难实现。目前,济南三大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还没有接到关于携号转网的相关通知,现在是无法办理的。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也称,“不太清楚这件事!”
试点效果不明显
实际上,携号转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自7年前就已开始试点。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在天津、海南启动。2014年9月20日,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实施。转眼时间过了7年,“老话题”携号转网仍然只是处于试点阶段,迟迟没有普及推广开来。
而试点地区的携号转网者也不算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在试点的五个地区中,使用了携号转网的用户共45万。其中,中国移动携入16.2万携出25万,中国联通携入14.7万携出16.1万,中国电信携出16.8万携入6.6万。“这个数据,其实是小之又小的!”电信行业观察员项立刚直言。
记者注意到,在试点地区,有不少网友发帖记录携号转网的“辛酸”历程,大意是运营商设置重重关卡,对此进行限制。比如,允许转网的条件诸多,有无合约、是否参加过活动、必须是2G卡等,再者是转网后存在的各种不便利之处,第三方网站无法充值、无法收到各类APP的验证码、用户出现号段无法被识别、无法正常登录运营商服务网站、APP等情况。
“实质用处并不大”
关于携号转网的呼声,一直都没有断过。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工信部官方网站就出现了关于携号转网的答复,“自启动号码携带试验以来,试验总体进展顺利,但通过试验也反映出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号码携带服务涉及大量第三方平台改造和系统内外协调工作,二是网络的演进升级对号码携带的大规模部署具有较大影响。”
这是关于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426号建议的答复,建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推动携号转网全面实施,简化流程、加强监督。最近几年,关于携号转网的询问也有不少,公开信息显示,多个省份的通信管理局都收到过类似邮件和电话。
但从试点的情况看来,其实和预想的并不一样。当初推行携号转网试点时,相关各方都以为会有大量用户办理携号转网业务,但试点多年后发现这个人群并不多。从每月资费来区分的话,用户分为高端用户和低端用户。低端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理论上看是携号转网的主要群体,但他们对号码本身却不敏感,更多的是为追求优惠套餐直接换号;而高端人群对码号资源敏感,对价格却不敏感,所以他们也缺乏携号转网的动机。
“所以,其实关于携号转网的呼声,更多的是对于拥有这项权利的要求,而非实际需求。”在项立刚看来,携号转网表面上看是有用的,但实质上用处并不大,尽管社会上的相关议论很多,显得此事好像很有价值。如果这件事很有必要的话,试点地区的携号转网用户就不会这么少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携号转网似乎是个“伪需求”。
短期内难以大范围铺开
但这个“伪需求”却需要投入很大人力物力,携号转网涉及网络改造、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政府部门和运营商都做了大量工作。公开信息显示,工信部为确保携号转网试验的开展,建立健全号码携带组织协调机制,制定了《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试验管理办法》,组织建立工单系统,还要完成大量网络改造工作,推动解决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携号转网是通信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可以动摇部分通信运营商的优势地位,从而促进市场竞争,优化市场结构。号码携带还能节约号码资源,能更方便地集中管理号码资源,这对于安全管理也有一定帮助。例如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时,号码数量少能进一步缩小打击范围,从而节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但此次工信部提出的,“推动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只是一个大方向的界定,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这在用词上可见一斑——“推动”而非“必须”。短期内或难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或许接下来会有更多的试点省份。“携号转网,技术上基本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成本,如果全国范围内都调整好了,却鲜有人转,这就不好说了。”
一卡多网不是“万能药”
还有一种声音称,携号转网无非就是用户办理转入转出,主导权还是在运营商手中,但“一卡多网”若是顺利推行,等待运营商的便是真正的沦为管道化,携号转网基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谓一卡多网,就是一张手机卡可以实现多个运营商间的切换,享受三大运营商间所有的网络制式,不再限定一个号码只能用于一个运营商。
早在2011年,苹果公司就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的一项虚拟SIM卡专利,该专利是通过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让用户无需使用SIM卡就可以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所谓的“一卡多网”。IHS Markit公司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都将在2019年推出搭载这项技术的手机。
“但一卡多网,在国内更没有存在的必要。”项立刚分析,部分国家之所以推行这个技术,是因为很多运营商并非在所有城市都有网络,整体的网络基础设施还没足够强大,而国内几乎所有城市三个运营商的网络都是全覆盖的,所以根本不用一卡多网,更不用说对携号转网政策的冲击。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20日讯(记者周国芳通讯员夏天王东)20日,记者从济南市社保局获悉,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2018医疗年度变更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集中办理工作将于12月21日至31日进行,变更结...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