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今年7月,郝先生到长清区政法综治中心法院窗口反映,其父被周某某伐树砸伤,双发在赔偿问题上有分歧,请求调解。窗口人员立即填写接待登记表、登记台账及转办单,根据案件情况,中心主任签转法院进行处理。法院接到转办单后立即安排人员与反映人沟通见面。第二天,法院诉调中心主任和区政法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一起,在中心三楼矛盾调解室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在回访时,郝先生对办理结果和流程表示满意。
镜头二今年8月,郑女士到中心民政窗口反映,其家人是二级精神障碍患者,享有低保,咨询监护人的照顾政策和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治疗优惠政策。经过向郑女士沟通了解详细信息,工作人员立即调取本窗口资料信息库相关内容,向郑女士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让她满意而归。
不少在过去让群众“跑断腿”的事项,如今都能够在长清区政法综治中心“一揽子”办理。记者了解到,中心总面积500平方米,内设13个服务窗口,可以为群众提供12类、近50项服务内容,设置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室、心理疏导室、中心办公室、综治办公室、区委组织部、政法委、纪检委综合督查管理办公室以及多功能信息研判会议室、综合指挥中心,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在全区社会治理工作中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千方百计调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村居社区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长清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种种便利,老百姓的评价最直观。“从前老百姓有个矛盾纠纷、执行申诉或者法律咨询问题得跑好多部门,费心费力,效果还不明显,今后再有事就能在政法综治中心享受一条龙服务了!”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张大爷说。
长清区政法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严格按照“区委政法委+政法各部门+济南政法综治管理平台、长清区政法综治中心业务跟踪管理平台+区委组织部、政法委、纪检委联合督查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新模式,以接、转、见、办、结、访“六字工作法”为指导,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运用为支撑,以组团式服务为载体,集中整合公检法司民信等政法各部门力量,扎实推进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情报研判、指挥调度、维稳处突、法律服务、平安创建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作平台建设,形成区委政法委领导,中心牵头,政法各部门抓落实解决问题,街镇、村(社区)联动,群众参与的“大政法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格局。
截至目前,长清区政法综治中心已接待群众反映诉求342件,直办318件,转办24件,进行案件研判活动28次38件,承接全市信访维稳工作现场会、全市综治工作现场会等省、市、区领导视察活动20余次,调处较大矛盾纠纷32起,切实使群众感受到了政法“一站式”服务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大政法、大综治、大调解的整体工作水平,使中心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化解社会矛盾的“金钥匙”。
长清区委政法委人士介绍,今年以来,长清区委政法委创新实施“三四六”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三级综治中心和四级区域网格化管理机制,并创新提出政法综治“六字工作法”。目前,区级、街镇级、村居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建设完成,实现了政法综治管理三级平台建设和四级区域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确保了“网中有格格相连,格中有人人盯事”。2018年,长清区委政法委将继续做好健全完善工作,做好综治信息软件的开发应用,扩大网格员、信息员和村(居)工作人员配备手机移动客户端的使用范围,做好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健全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用好用实“双实”信息对工作的辅助性作用。充分利用长清政法综治管理平台手机客户端,进一步完善全区政法信访基层动态网格化管理服务,培树街镇和村居的典型单位;以客户端为载体,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发展政法信访综治维稳信息员,探索治安防范工作的新思路,有效整合各种治安力量,努力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刘晓群通讯员 耿磊)
新闻推荐
□记者王爽通讯员刘中锦报道本报济南讯12月1日,由中泰证券担任主承销商的“中泰—汇融一期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成立。本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为国元信托受托管...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