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认真听讲学生表演节目学生马勺绘画班级创意合影
北依伯乐山,东接伯乐路,学校建筑又仿“乐”字而建,故取名“伯乐”。
作为高新区唯一一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学校,伯乐实验学校从办学之初就实现了高起点起航。“教育要肩负起‘为学生和民族的未来而来\’的使命,用发展的思维、创新的视角办一所学生们喜欢的‘未来学校\’,让他们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发展。”校长刘志英告诉记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匹“黑马”,而学校的工作就是让他们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未来的“千里马”。
伯乐人正行走在通往“未来学校”的路上。构建基于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打造以自主探究、分层推进为主要方式的高效课堂,形成交互式、开放型的学习空间……在“教育浸润生命”理念的指引下,每一位教职工正如学校的名字一样,争当“伯乐”,“发现、欣赏、成全”每一个未来的
“千里马”。
为学生和民族的未来而来
回应未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期待
2004年,刘志英作为教育人才被引入高新区,成为该区引进的首批校长之一。在这片教育热土深耕13年后,今年夏天,她又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另一个“使命”——接管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全力打造一所高规格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成立于2016年的伯乐实验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支持服务学校,这样的“背景”,让社会对学校有了更高的期许。“学校是为学生和民族的未来而来,这样的定位,可以让我们办一所站位高、理念新、规划现代、目标高远、文化领先、领航高新教育的优质学校。”在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上,当刘志英将学校发展目标诠释出来后,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很快,为学生和民族的未来而来,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用教育浸润生命,成为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引导学生经历“勤勉、礼乐、诚信、坚毅”的历练,完成生命的“自我欣赏、自主绽放、独特精彩”的人生体验。
“我们希望学生在伯乐,不仅仅是在教室里上课学习,更是收获一种人生体验和经历。”刘志英介绍。于是学校围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建立了适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立足艺术素养,学校根据育人目标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对艺体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拓展与创新,打造了“六艺”序列课。音乐课,小学低段学生学习尤克里里,中段学生学习非洲鼓,高段学生学习陶笛;美术课,一、二年级学习盘子画、手工制作、线描,3-6年级学生学习衍纸画、木头画和面塑,初中学生学习马勺、面塑等;体育课,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京剧戏曲广播操,初中学生学习太极扇。将来学校还会开设中医药课程,将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方法引入体育课。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每一门学科还都开设了拓展课程和应用课程。在语文课程基础上,还为学生搭建了人文阅读阶梯,为每个学段设计了不同的阅读主题,1-2年级为绘本阅读,3-5年级为儿童文学阅读,6-7年级为传记文学阅读和科普阅读,8-9年级为青春文学、古典文学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融合了不同学科知识,给了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伯乐山,有一片“伯乐林”,是今年春天由学校所有学生亲手栽下的;校园里,有一条“国际金融街”,学生可以凭借手中的“伯乐币”体验交易过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了丰富的实践体验类应用课程,包括“寻根”游学课程、“生活”课程及理财课程。
今年暑假,学校带领近50名学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到绍兴寻觅鲁迅足迹,到杭州探访高等学府,在上海探究科技奥秘……如今,学校正在设计新的研学路线,计划让初中的孩子走出国门,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唤醒学生成长的自觉
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用“仪式”记录成长●○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入泮礼”,是伯乐实验
学校每一个孩子成长中最珍贵的时刻。
9月4日下午,一年级学生着汉服,行拜师礼;老师为新生点朱砂,开蒙启智。在“开笔破蒙”环节,刘志英亲自执笔,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
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了方向,希望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一个拥有宽厚基础的人,一个拥有国际视野的人,一个拥有民族情怀的人。“我们希望让学生在这里学得有趣,并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刘志英说。
12月1日下午,学校还为八年级全体16名学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十四岁青春礼”。学生素质发展中心主任范啸宇介绍,将来学校还会组织小升初、初升高的“毕业礼”,让每个孩子在庄重的仪式感中感悟成长。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素养评价制度,从学习素养、社会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让评价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的动力。
○●“梦想瓶”与未来相约●○
走进伯乐学校,你能看见一个“未来学校”的样子。
教学楼科技走廊内,学生可以零距离感知科技的力量;每一间教室都有属于它的电子班牌,班级文化、学生风采一览无余。“将来我们要将书架搬到走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完全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刘志英说。
在学校的东北角还埋着一个特殊的白瓶子——梦想瓶,里面装着学生们入校时写下的梦想。
一年级学生张隽溪仍然记得当初她投到梦想瓶里的梦想是“飞向太空,做一条游泳的鱼”,而学生王圣喆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学生张颢瀚的梦想则是取得跆拳道黑带……范啸宇告诉记者,学校还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下他们为梦想而努力的点点滴滴。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还为学生成长设计了贯穿九年的德育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打造了养成习惯德育序列课程。1-3年级开展“爱自己、爱父母、爱学校”的“三爱教育”活动;4-6年级开展“自律、自治、自育”的“三自”教育;7-9年级开展“信仰科学、信念坚定、信任增强、信心饱满”的“四信”教育。
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以教师成长引领学生成长及学校发展
○●北师大专家“菜单式”指导●○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的成长。为此,学校规划了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其中,学校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量体裁衣”,邀请北师大教育专家对其进行“菜单式”培训。
12月8日早晨6点多,天还没大亮,英语教师王娟就赶到学校,为当天的公开课做准备。当天来听她课的除了本校老师,还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的专家,从去年开学至今,这已是她第五次接受北师大教育专家的手把手指导。王娟开玩笑说,现在她享受的是“VIP”待遇,专家对她更是“一对一”指导。
在3年级(1)班课堂,语文教师赵金梅正在上《美丽的大兴安岭》,教室后排坐满了来听课的老师,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专家唐富春就在其中。
“今年明显感觉年轻教师进步很快,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加成熟。”唐富春告诉记者,她一学期要来两次给老师做指导,而每一次都是带着学校布置的“任务”而来。今年9月,学校邀请她就教材变化和班级管理对新教师做了培训,而这一次的培训主题是阅读和期末复习。
○●校长“上阵”讲示范课●○
除了借外力,学校还不断挖掘校内的优质资源。为给大家树立榜样,刘志英先从自己做示范。作为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教学能手、特级教师,推门听课、参与教研是她每天的“功课”。为了推进8年级物理学科的分层教学,她更是亲自为教师上起了示范课。
今年9月份,学校35名教师全票通过加入高新区“KPI”绩效考核体系。“干得多干得好,就会在绩效上有体现,老师的内驱力被激发出来了。”副校长任晓燕说。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学校共派出去7名教师参赛,斩获了7个一等奖。
“老师对我们那么好,我们不能辜负他们。”8年级(1)班学生王洪洋说。8年级(1)班班主任刘娟像妈妈一样呵护着班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她所教授的数学学科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而新教师雷慧娟的办公室几乎每天晚上都亮灯到很晚,除了备课,她还帮助学困生辅导功课;英语教师刘丽娟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她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同样在全区名列前茅……
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拆掉“围墙”让学校实现开放办学
“家庭和学校志同道合,我们的关系应该是最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11月24日,学校举行家校合作发展共同体动员大会,刘志英的报告,让在座的200多名家长很是激动。
“从学校规划的远景中,让我看到了孩子未来的发展。”一位家长兴奋地说。
开放性是“未来学校”的一大特征。在伯乐实验学校,横亘在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藩篱正在被拆除。学校、班级、小组内部层层建立了学习发展共同体,专家、学校、社区、家庭构成学校共同体,学校发展委员会、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班级共同体,教师、家长、学生则组成合作小组。
每月,学校都会聘请专家入校对共同体的工作进行专业化指导,让所有人能够有标可追、有法可行。同时,学校还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借助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校报、校园网等途径与家长就德育的热点问题共同进行交流。学校还完善了原有的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单、每周备忘录等家校联系制度,吸收家长代表进入学校发展委员会,给予家长充分的咨询权、建议权和决策参与权,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合力。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回家写作业的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学校推行课后延时服务,放学后依旧向学生开放,有需求的孩子可以在学校做作业,当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离家近的老师,吃完晚饭后也会主动到校给学生解疑答惑。
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家长开放日,专门在校内设立了家长办公室,家长可以随时走进学校,体验在校学习与生活。
12月7日,学校后勤保障中心就邀请家长到学校试吃了学生饭菜。“育在家庭,教在学校,只有家校共同携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刘志英道出了学校的用意,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看看孩子们在学校的状态,同时也让孩子们去发现父母的另一面。
在公开了校长的电子邮箱之后,12月8日下午,一个写有“校长信箱”的邮筒被挂在了学校大门一侧,从此,家校沟通又多了一个渠道,所有信件都将直达校长刘志英那里。
“一个公开透明的信箱的存在,会给我们压力和动力,让我们不懈怠地工作,努力回应和解决师生和家长们关注的每一件事。”刘志英说。 (本报记者 朱士娟)
新闻推荐
汽车总站“无人售货盒子”用户体验如何?试过才知道——防盗功能到位安全隐患未消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内的“无人售货盒子”需要经过两道门才能进出记者郭尧摄无人便利店似乎真正站到了“风口”上。近日,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北区出现了一个无人售货盒子,引来众人围观体验,这已经...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