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在“老有所养”上有新要求,各地纷纷采取有效举措落实这一精神。
在今年“重阳节”来临之际,历城区唐冶街道给辖区内的老人发了一个“大红包“——出台了长寿金发放惠民举措。自今年10月份开始,在市、区对80岁以上、90岁以上、10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200元、500元高龄补贴的政策基础上,由街道财政出资,再分别额外给予每人每月100元、200元、500元的长寿金。
近年来,唐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16年已达到9.1亿元,今年将确保完成12亿元。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唐冶每一位老年人都是这幅蒸蒸日上画卷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该街道也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讲孝道有行动孝文化入心田
唐城小区唐北村的孙长美丈夫去世15年了,在这15年中,她照顾偏瘫在床的婆婆,一天都没有间断过。
“早晨孙长美把老太太扶下楼来晒太阳的时候,就蹲着给她捏捏胳膊腿,只要不下雨下雪,就从来不间断。老太太晒太阳的工夫,她就去买菜,准备中午饭,老太太起不来床,她就一口口喂,这十几年来都是如此,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孙长美的邻居对记者说。
为了减轻孙长美的负担,她的儿子结婚后主动提出把奶奶接到家中照顾。“以身作则就是孝文化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在孙长美的影响下,她的儿子就懂得了孝道,她的邻居也主动向她学习,帮助、照顾周围的孤寡老人,并且积极参与街道每年进行的孝老爱亲评选。”唐北村村委会主任李修峰说。
孙长美是唐冶街道以实际行动践行“老有所养”、推广孝道文化的缩影。在这些老人的影响下,孝文化的种子深深种在了年轻人心中。在此基础上,唐冶街道积极营造孝老敬亲的良好风尚,每年进行文明唐冶好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并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评选、学习,让老有所养、讲孝道在街道形成风气。
创城不输年轻人“唐冶大妈”有干劲
唐城小区69岁的苗继云今年夏天“特别忙”,因为加入了“唐冶大妈”团队,她在创城期间一天也没休息。
“每天都能看见她们,有的时候在小区检查卫生,有的时候在公交车站维持秩序,有的时候在十字路口劝阻乱闯红灯的行人。看着这些大妈这么辛苦又有活力,自己也不好意思不文明,更没有理由懈怠了。”今年24岁刚参加工作的刘文业说。
“他们看着我们累,我们可干得很带劲儿呢!创城的每一天我们过得都很充实。我从平房搬进楼房,从农村人变成城市人,日子越过越好,所以也要老有所为,为这个社会作出点贡献。”苗继云说。
据悉,今年6月,唐冶街道25名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响应街道党工委号召,自发组建“唐冶大妈”义务监督员志愿者队伍,成为街道的创城“啄木鸟”,配合居委会督导社区卫生环境;从整洁自家门前环境卫生做起争做文明居民;深入辖区及时发现创城工作中的问题、监督不文明行为;集体参加道路绿化带捡拾垃圾等工作……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营造了人人行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城氛围。
“创城结束了,却不意味着‘唐冶大妈\’的工作划上句号。我们要把这个工作当成常态,不断弘扬正能量,让唐冶更美、更吸引人。”苗继云说。
开展文化活动丰富老人生活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是和谐发展的根基。唐冶街道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以党建为引领,深入了解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在适应新生活中的困难,补齐民生短板。
居民“上了楼”之后的生活,无论是条件还是习惯都与之前在农村完全不同了,唐冶街道各社区迅速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网格化建立起党员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活动老年人之间熟悉了,心声、问题道出来了,新邻居之间距离拉近了,隔阂消失了,也同时实现了“老有所乐”。
据悉,唐冶街道各社区积极组建老年艺术团、太极拳队、红歌合唱团等,丰富老人生活。同时,唐冶街道为了方便群众到文化站参加活动,今年6月以来在唐官小区选址,按照标准重新打造了新型文化站,文化站各功能室对外免费开放,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茶余饭后休闲活动的场所。此外,在各小区,都建有健身广场,为老年人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下一步,唐冶街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继续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适时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出台更多惠民举措,把民生工作做实、做细,让唐冶居民更好、更早、更多、更快地分享发展成果,切切实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李小梦 通讯员 陈俊杰)
新闻推荐
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漱玉平民大药房关爱失智老人“防走失黄手环”免费发放启幕
26日,“防走失黄手环”免费发放大型关爱活动在济南百花公园启动,活动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漱玉平民大药房共同举办。据悉,此次活动是白云山复方丹参片爱心公益基金社区行系列活动...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