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东西更新换代,唯独益康·葡萄软月无可替代”,这句充满情怀的广告语火了。“看到这个头版广告,我脑海里想起很多童年往事,感慨良多。”20日,本报头版刊发的益康·葡萄软月进行时系列创意广告引发市民热议,独特巧妙的今昔对比设计图以及“扎心”的话语激发了老济南人共同的中秋记忆。始于1862年的葡萄软月香飘百余年,关于这一传奇食品的创意还在持续发酵,明天本报头版还会有“新玩法”,敬请期待。
头版主打情怀牌,市民叹“那一口香甜味道从未改变”
情怀无价,本报20日的头版创意设计成功诠释了这4个字。泛黄发旧的背景板上摆放着3组再普通不过的物品,仔细看完这组图片,相信每个人都会感慨良多。这是一组承载着成长记忆的今昔对比设计图,简单的图片折射出的是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坚持。从黑白电视机到超薄电视,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观感的提升,但再也找不到当初看黑白电视的那份期待;从老式28自行车到私家轿车,车速越来越快,但道路却越来越拥挤;40年前,济南人中秋节第一次吃到了益康·葡萄软月,从此那份香甜味道一直陪伴到今天。
这样一组巧妙的创意设计戳中了不少老济南人内心柔软的地方。“看完后第一感觉是佩服设计者的精巧构思,这个广告让我十分感动,脑海里呈现出很多儿时与老人一起过中秋的场景,一幕幕那么清晰,恍如昨日。”一位老济南市民说,他从小就吃葡萄软月,每年不吃上一块总感觉中秋节“少点什么”。“正如广告语所说的那样,太多东西更新换代,但深埋心底的传统情怀从未改变。”在外地工作的济南人马女士表示,无论身在何处,中秋节来了还是想吃一块儿时的葡萄软月。
始于1862年的传奇月饼,葡萄软月堪称泉城骄傲
为何这样一则怀旧广告会引发老济南人共鸣?这事还得从葡萄软月的历史说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头版创意下方有一行字,简单勾勒了这一中秋特色食品的传奇历程。“葡萄软月始于1862年。”没错,早在100多年前,济南人就已爱上这款香甜可口的食品。据介绍,清朝同治年间,老济南泉水绕城,一户秦姓人家专做糕点生意,他家生产的葡萄饼被人们赞为“吃一口而口留余香数日”,这就是葡萄软月的雏形。
济南市益康食品厂有限公司始建于1977年。1979年,秦家糕点的第四代传人秦咸成被益康聘为技术顾问进行产品的研制开发。他在自家秘制葡萄饼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改进,研制出具有独特配方、独特工艺流程,独特口感的益康“葡萄软月”。从此,这款糕点成为老济南人中秋佳节餐桌上必备的食品。2012年,“葡萄软月”制作工艺被列入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又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手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葡萄软月要经过8个工人的手才能成型,“比不上机器快,却保持了独特风味。”这也是老济南人这么多年依旧喜欢它的原因,工艺传承不变,情怀才能延续至今。
创意持续发酵,明天头版还有惊喜
这不是本报第一次刊发系列创意广告。前不久,趵突泉白酒新品上市创意广告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葡萄软月的创意设计接下来将如何呈现呢?
“20日的头版设计意在表现‘昨天\’的感动,那么‘今天\’和‘明天\’的头版设计有什么样的惊喜,敬请大家期待。”相关人士表示,益康·葡萄软月被称为会讲故事的“非遗”月饼,围绕它可说的话题很多,创意本身也是向这一款经典食品致敬,希望市民朋友能够喜欢。(记者苏冉)
新闻推荐
【新闻回顾】今年工伤保险方面利好消息不断。市人社局与市财政局今年8月联合印发相关工伤保险待遇调整通知,涉及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3项待遇:一是伤残...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