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玻璃栈桥
西石水乡
《马向阳下乡记》拍摄地《马向阳下乡记》拍摄地
随着中央、省、市媒体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乘坐小火车观光旅游。小火车对沿线景区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淄川潭溪山、涌泉齐长城等景区持续火爆。临近国庆假期,山楂、柿子、酸枣、地瓜等农产品逐渐进入收获季节,乘坐小火车来逛景区顺便捎点土特产,成为很多游客的选择。
《马向阳下乡记》拍摄地集中报道火了潭溪山玻璃栈桥
今年9月16日,张店的孙先生带着济南来的战友,专门到潭溪山住了一晚上,还体验了一回玻璃栈桥。虽然在桥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孙先生还是觉得不虚此行。孙先生说:“济南战友来了问哪里好玩,我想了想,觉得新建成开放玻璃栈桥挺有意思。去了一看确实不错,人也不少。为了安全,乘坐百米电梯时还排起了长队。”
“高空玻璃桥百米观光电梯”综合体,是潭溪山旅游区适应游客多层面旅游体验新上的项目。2015年开始筹建,今年正式开放,已成为景区的新亮点。该项目由百米观光电梯和高空悬崖玻璃桥、悬崖度假酒店三部分组成,整个项目建在潭溪山海拔700米的裸露崖壁之上。
今年7月19日,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乘绿皮车看齐长城***媒体在行动”采访活动来到潭溪山,随后的集中报道让玻璃栈桥着实“火”了一把。来玻璃栈桥体验高空的惊险刺激,成了远近游客的热点话题。据潭溪山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廷忠介绍,自从媒体集中报道后,游客量猛增。尤其是周末,景区游客都会超过一万人,比以往增加了足有三分之一,其中75%以上的游客都会选择体验玻璃栈桥。
游客中乘坐绿皮小火车前来的不在少数。景区与车站之间还有一定距离,开通了从车站到景区的通勤车辆。花费不高,直接就到景区门口,方便的交通让乘坐小火车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小火车对景区的带动作用有多大?涌泉齐长城风景区经理于群很有发言权。他分析说,从游客数量上就能明显看出来,特别是今年7月19日,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市媒体集中报道后,游客明显增多,周末景区游客能达到近千人,相比以往同期增加了50%以上。”这些游客中,乘坐绿皮小火车的不在少数。
涌泉齐长城风景区距离小火车途经的站点也有一定距离,以往很少在景区看到乘坐小火车前来旅游的游客。但现在,在风景区随机问问,很多游客都是乘坐小火车来的。于群说:“口头站距离风景区有一段距离,有些愿意徒步的驴友们会选择走着来景区。不愿意走路的游客,也可以乘坐当地村民的车辆,拼车大概每人5块钱、每辆车25元左右,15分钟就到景区了。”
游客来景区的目的地也有所变化。作为《马向阳下乡记》拍摄地,村里的大槐树等摄制地一直是游客关注的重点,体验电视剧中的场景,成为游客的主要目的。
自从媒体集中报道小火车沿线景区以来,涌泉景区里的齐长城成了旅游热点。有些人来之前还专门打电话问,怎样乘坐小火车来看齐长城。游览齐长城,上下一趟大约两个半小时。加上吃饭、休息和来回车站的时间,正好能赶上下午返回的小火车。这样的线路,也成了不少游客的新选择。
景区火了,村民的收入也上来了。天然绿色健康的产品受到游客追捧,山鸡蛋、杏仁、小米、煎饼等农副产品销售旺盛,周末节假日期间还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
来看齐长城的人更多了
太河镇新建2500车位停车场备战黄金周
由于宣传报道,小火车途经的淄川区太河镇,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慕名前来的游客,乡村旅游进入火爆发展的新阶段。潭溪山景区停车场在普通周末达到爆满已是常态。太河镇在设于主干道路口、投资20余万元的LED屏幕上对景区人流量、剩余车位、交通状况等信息进行实时播放,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游客分流工作。
太河镇水乡西石在媒体聚焦行动结束后,名气日增,以西石生态湿地、观光小火车、绿皮火车为主题的“西石驿站”特色农家乐及漂流等项目为依托,实现了村集体快速增收,带动了村民就业、农产品输出,为年底村民股份分红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一”黄金周来临,作为省级旅游强乡镇之一的太河镇即将面临自驾旅游高峰期的挑战。为给广大游客营造便捷、舒心的旅游交通环境,确保“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交通安全,太河镇政府提前谋划,针对景区实际情况,及时新增水乡西石停车场一处,面积达38000余平方米,可满足2500余部车辆停放。太河镇正借助“媒体聚焦”的力量,努力提升太河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发挥好“媒体聚焦”带动旅游扶贫的品牌效应。
(文/图晚报记者伊茂林孔晓文通讯员郗文娇巩莹)
新闻推荐
济南职工医保全国异地联网,医疗费无需垫付当场报销异地医保咋结算,手把手教会你
记者从济南市社保局获悉,济南市跨省异地联网就医即时结算系统在3月份顺利接入国家平台后,已有多例成功在省外联网医院实现了即时结算。目前全国联网医疗机构已达6976家。通畅的全国联网即...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