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近期,浙江一所小学叫停家庭作业家长签名,引发网络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家庭作业由于家长签名和批改而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广泛存在,引发一些家长不满。
专家认为,教师对家庭作业负有批改责任。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尽其职、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济南市民柳海亭的儿子今年上了小学一年级。作为家长,他也因此多了一份“家庭作业”——每天监督孩子读三遍课文,然后签名确认。
“监督孩子读书我没意见,为什么非得要家长签名?”柳海亭认为,签名既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不信任,同时这等于是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感觉很不舒服。除签名之外,一些老师还要求家长批改家庭作业。济南市民郭鹏介绍,他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的语文和数学作业,并指导孩子将错题改正,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郭鹏说,孩子上高年级之后涉及运算方法、英语之类的,他可能就会力不从心了。
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并不鲜见。记者在济南、武汉等地走访多所小学发现,要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后签名已是惯例,甚至是不少学校的“教学经验”。这一现象也让一些家长感到头疼。济南市民方亮告诉记者,她自己初中没毕业就出来做生意,虽然写字算账都没问题,但是严谨性和逻辑性都跟做作业不可同日而语。让她来监督孩子做作业实在有些为难,只能“闭着眼睛签名”。
一位武汉市民向记者反映,她曾尝试只签名不修改,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老师也同意了。但没过几天,孩子看到作业本上频频出现的红色大错号,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她没办法只得重新开始批改作业。
家长与老师应加强沟通寻求共识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育的延续,老师不能偷懒。”柳海亭认为,如果老师不能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就无法因材施教。
即便是只签名不批改,一些家长也心存质疑。汉口一所小学的学生家长雷鹏说,天天签名督促,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甚至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此,一些老师认为,让家长配合检查作业,既是因为部分孩子做作业太拖沓,同时也是希望家长能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但教育界对家长批改作业也有不同看法。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说,孩子知道作业做错了家长会帮助讲解,上课时很可能不专心听讲。此外,家长帮孩子全改对了,教师不能了解到教学过程中的原始信息,影响教学质量。张基广告诉记者,从2014年3月份开始,武昌实验小学给家长“松绑”,每天家庭作业都不多,家长不用每天陪着检查,老师更是明确对家长在孩子家庭作业上签名的行为“说不”。
“家校”可以形成教育合力
在孩子的学习上,家庭和学校到底该如何分工与合作?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各尽其职、相辅相成,促进孩子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能交给家长来做。”武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是一种错误行为,应当纠正。
山东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周卫勇认为,家长不应当参与孩子的作业批改等学校教育范畴的工作,但是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影响,促进孩子的学习。他说,在给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家长本身也应当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对孩子形成正面示范,从而推动孩子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意识。此外,周卫勇认为,学校和家庭在孩子教育上,也应当通过家访、微信等渠道,增强交流和沟通,增进互相理解与支持、减少分歧,形成教育的合力。
新闻推荐
近期,浙江一所小学叫停家庭作业家长签名,引发网络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家庭作业由于家长签名和批改而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广泛存在,引发一些家长不满。专家认为,教师对家庭作业负有批改责任。只有...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