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露天烧烤被取缔之前,济南烧烤的经营模式以地摊为主。 资料照片
炎夏,忙碌了一天,卸下疲惫,最想赶赴的一场美食盛宴,莫过于烧烤。“在天愿作比翼鸟,不如济南吃烧烤”,自1986年陈佩斯、朱时茂在春节晚会上开始了羊肉串的叫卖声,泉城济南的大街小巷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许多烧烤羊肉串的摊点,并且年复一年,日渐兴旺,终获“串都”之称。一年四季,食客对烧烤趋之若鹜,尤其是夏天,那街头撸串的火爆场面堪称壮观。每至傍晚时分,小桌、马扎,不用正襟危坐,几支烤串、一碟花生毛豆、大杯扎啤,吆五喝六,畅快淋漓。
济南人,对烧烤不只是味蕾的依恋,还充满着复杂的感情。
30年前就有马步鱼、羊腰子几年间风靡济南
近几年,济南在坊间被戏称为“串都”,不知何时起,羊肉串在外地人眼中已成为济南特色小吃的代表,甚至超过了历史悠久的把子肉和油 儿。不少餐饮界人士称,出去到外面走走,国内省会城市中,无论是网点规模,还是食客数量上,烤串貌似很少有超过济南的。
“提到济南人对烧烤的独特感情,就不得不追溯到烧烤文化的初起。”民俗文化专家张继平介绍,烧烤一词滥觞于“炙”这种烹饪技法,济南真正兴起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济南的街头巷尾一批外地人开起烧烤摊,没几年时间,烧烤就风靡大街小巷,每到夏天吃羊肉串就成为一大景观。
张继平介绍,当时,第一批烧烤集中出现在经一纬九附近,因此那里的烧烤多以“一九”命名。“再就是回民小区也是较早的烧烤聚集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年四季客流不断的整条街区。”张继平称,济南的烧烤从一开始,就不只是羊肉串,也不只以填饱肚子为目的。在那个年代,济南烧烤品种已经不少,几乎和今天烧烤的品种相当,羊腰子、马步鱼、黄花鱼都有,这其中很多都不是济南本地特产,但济南本地的烤串师傅却将它们完美接纳过来,并变成了济南饮食的招牌。
“火炉”盛夏与豪爽性情“撸串”与泉城意气相投
“因为烤串,在整个城市进入睡眠模式之后,那里开启的依然是循环模式:灯火通明,人流如织……铁炉子有长有短,长的差不多有十米,证明着他们生意的兴隆,每个烤羊肉串的老板都百分之二百的热情,会向所有路过的人大声招呼:‘来,这边坐这边坐!\’”在知名学者魏新曾写过的《烤的串》中,这样记录了本世纪初的前十年,回民小区夜生活的场景。
“‘撸串\’是一种本真的回归,与济南人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性格有关,也与济南当地的环境与文化有关。”央视美食顾问、搜狐吃货自媒体联盟秘书长王老虎称,济南三面环山,夏天燥热,素有“四大火炉”之称,炎炎夏日,冰凉的扎啤与美味的烧烤结合,堪称绝配。同时山东人的豪气与饮酒之风同样全国闻名,一顿饭下来,如果盘中佳肴未剩,则显请客之人小气吝啬;如果杯中有酒尚存,则显宴请未能尽兴。
有仪式感的烧烤“地摊”走进室内成品牌
“夏天来到济南,如果不来顿烧烤,总觉着没有到过真正的济南。”济南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赵军称,近几年烧烤已然被塑造成了济南的名片之一,这甚至影响了很多或许对烧烤本不感兴趣的济南人。“烧烤在济南已形成了一种认同感和仪式感,不带外地的朋友过把吃串的瘾,好像就错过了四面荷花三面柳背后的豪爽情怀。”赵军笑谈。
如今,露天烧烤的取缔,也为烧烤的提升开辟了新路。
“从兴起到燎原,济南烧烤用了30年的时间,成为济南餐饮的一大特色,但其发展过程中的油烟、污染、噪音、占道等也与城市文明建设背道而驰。”济南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油烟净化设备的升级和退路进厅等变化,倒逼行业发展,让济南烧烤逐渐从地摊转向室内,迈出了烧烤向品牌文化整体前进的一大步。 (记者靳倩)
新闻推荐
杜皓然(左一)在检查渣土处置工地。今年36岁的杜皓然去年5月进入历下区建筑渣土综合管理办公室工作,现在是渣土办的副队长,主要负责东至凤山路、西至二环东路、南至经十路、北至黄台南路片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