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下文,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至此,网联上线有了明确的时间期限,也标志着第三方支付直连时代彻底终
结、网联时代正式开启。网联
平台出现后,对第三方支
付都有何影响?
从直连模式到网联
“网联平台”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据了解,网联并非支付机构,而是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独立清算平台,其一端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另一端则连接银行系统。
事实上,在接入网联之前,不少中型和大型支付机构都采用与银行直连的模式,由于机构和银行众多,账户关联复杂,资金流向难以观测,这给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今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上支付通道不再直接对接银行,而是通过网联这个中间通道与各家银行对接。业内人士分析,网联的运行有利于提升效率、避免第三方支付机构错位承担清算功能以及防范洗钱、信用卡套现等。
利好中小支付机构
网联的推出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将来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服务都将转接清算平台,并接受央行的监管。无论从管理以及安全角度来讲,这一举措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不过,网联的横空出世,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相对大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益可能会受到部分冲击,中小型的支付机构则可能由此获益。此前,一些大型支付机构由于业务量巨大可获得较大谈判力,能够在与银行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小型支付机构则相对弱势。随着网联出现,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所有的银行都接入网联,手续费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因此就成本节约而言,网联的出现对中小支付机构更为有利。
普通用户影响不大
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联上线会不会增加消费成本呢?实际上,网联本身并不直接跟老百姓产生现金联系,而且它的出现会让支付业务的总体直接成本下降。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付给网联平台的转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内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从而原本消费者负担的部分也会相应减轻。
济南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普通用户和消费者,直连变网联,不会改变用户对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使用方法。若系统设计得当、性能良好,也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也就是说消费者以前怎么用以后还是这样用。(本报记者 周芳)
新闻推荐
近期,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票房大战如火如荼,粉丝与影院的明争暗斗也看点十足。粉丝早在电影上映十几天前就开始“锁场”,争取电影排片,可谓费劲心思。粉丝维护偶像作品可以理解,然而通...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