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小蒙
学生慢慢有了书卷气
东方双语实验学校语文教学组,资历最深的是张泉权老师,她已经教了三十多年的语文,明显感觉到这些年初中语文的不断变化,现在注重经典文化知识积累的同时,对学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宁说,尽管学生们总会自己买些书看,但读到的真正好书却有些少,学生难免积累不够。为避免学生不知道该读些什么,或没读懂仅看了个热闹,从2013年开始,该校便开设了名篇赏读课。
“有时候推荐所学课文相关内容或相同题材的作品,有时则推荐同一作者的文章。”初二语文老师高民说,通常每篇课文或一个单元之后,就会推荐3篇相关的课外读物,打印出来发给每位学生。名篇赏读册还配有专门的圈点评注栏和总结,老师带领大家赏析品鉴后,学生们都要写读后感,然后再由老师精心批注。
最近,在学过《我的母亲》后,老师们专门推荐了一组写母亲的名家作品。“带着学生赏析丰子恺、老舍、朱德分别是怎样写母亲的,从语言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都有助于对文章有更立体的解读。”每周一到两次的名篇赏读课,不仅让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选材的角度也更加宽广。
同时,有更多的学生也找到了阅读的方向,会主动买来老师推荐过的作品集来阅读。
高民老师班里有个学生,先前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因为不了解,同学们在讨论时他几乎都插不上嘴。后来在高老师的耐心讲解和不断鼓励下,他也开始有了兴趣。“后来也会跟同学们主动探讨虚词的用法等,也改掉了原来莽莽撞撞的习惯,现在走起路来都能看出有点书卷气了。”
从生活中来,
“我口我手写我心”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养成对经典的诵读赏析习惯。刘淑珍老师特别喜欢古诗词,她认为古诗词的美是别的文章很难代替的,她的这种喜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里的学生。现在,每天都会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来找她背诵。
大约在三年前,刘淑珍带着学生看了几集《中华好诗词》节目,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竞争较劲,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她还精心挑选了400篇古诗词发给学生,并在课下组织学生行飞花令。
“像《长恨歌》、《滕王阁序》、《陌上桑》等长篇,也有不少学生背的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用文言文写周记了。”在刘淑珍老师的影响下,还带动了家长们的共同参与,她班里就有母女俩人,能流利地背出《琵琶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东方双语每个班里都能发现小才子、小才女的身影。与此同时,语文教研组还特别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表达真实感受,做到“我口我笔写我心。”
谢成梓老师就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开始写起,然后在班里读出来,让大家猜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这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热情。“不少学生总追着我问,什么时候才能读到他的文章?”而学生的一篇作文,老师们通常也会反复指导,直到相对满意为止。
“老师经常凑在一起分享教学经验,真的就像一家人。”教科室主任孙光明说,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孔子,感受传统文化,他还开设了论语选读课。另外,学校还会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像硬笔书法大赛、毛笔书法大赛、作文大赛、诵读大赛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学校每年都会将优秀作品集结成册,这也成为学生最好的毕业礼物。
走入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教学楼,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的一幅幅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既有形象逼真的动漫画像,又有潇洒飘逸的写意书法。既有国际范儿又不乏书卷气,这也正是该校办学宗旨的直观体现。而学生满满的书卷气,也得益于该校有一支牛气的语文教学队伍,在语文老师们的带动下,每个班都倍出小才子才女。
东方双语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成员
新闻推荐
说明:一、报名条件及录取1.“3+4”本科贯通班: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根据济南市教育局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录取。由于“3+4”为提前批次录取,只能在第一次填报志愿时...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