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走进东城的历城区郭店街道,一股提速发展的“精气神”扑面而来。
作为十村整合项目的“拆迁首战”,山前村在2天时间内静悄悄地完成拆迁。至今,悄无声息的大变样,在郭店街道这片热土上继续着。王官村在同批次拆迁村中首先悄然清零……与此同时,拆违拆临、环境整治等多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上下连心,实干担当,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在各项重点工作快速推进的背后,郭店街道作风建设活动也向纵深开展,而这股“精气神”,也正来源于此。郭店街道把作风建设贯穿各项重点工作全过程,与各项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可以说,作风建设与重点工作相得益彰。
作风建设体现在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上
“灰头土脸”但眼神坚定,皮肤被晒得黝黑却从未喊苦喊累,没有节假日依旧干劲十足……在郭店街道采访,不需要开口,机关干部们用行动诉说着作风建设的成效。
自郭店街道十村整合项目拆迁工作启动以来,“白加黑”、“五加二”成为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工作常态,凌晨回家甚至熬个通宵也已不足为奇。
面对各项工作任务,负责和不负责不一样,高度负责和一般负责不一样;用心和不用心不一样,特别用心和一般用心也不一样。
为了让更多村民早日拿到拆迁补偿款,机关干部们连夜准备拆迁协议。早上六点,包村干部已到达各自工作岗位。晚上十点,不少干部还在村里为村民讲解政策、签订协议。包村班子成员有空就盯在村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很多干部连续两个月没有休班;有的干部夫妻齐上阵,为了工作,抛家舍业。
气温三十几摄氏度,包村干部在村里,连电风扇都没有,经常满身大汗加班到深夜。“党员干部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谋求地方发展和造福群众上,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虞山管理区党总支书记高英人说。
“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郭店街道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营造了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折不扣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干部队伍体现出敢担当、愿担当的责任和品格,能担当、善担当的能力和水平,树立起实在实干实绩的工作作风。
作风建设体现在实事实办、为民解难上
短短二十几天,郭店东村干部陈少安的帆布鞋就穿破了3双。这位58岁的老党员,黝黑淳朴的面庞无言地诉说着包村干部在拆迁中的辛苦付出。郭店东村旧村拆迁工作从5月下旬开始,从签订拆迁协议到开始拆除旧宅再到全村旧宅拆除完毕,用时仅10天。
3月初,郭店街道启动十村整合工作。至今,从党政班子成员,到包村组长、工作人员,无不保持高压态势,人人都在克服困难坚持奋斗在拆迁工作一线。
“为了能让村民理解政策,什么笨办法都用上了。”十里堡管理区党总支书记刘长远说,十里堡村集体土地上共有住宅900余户,村大事多任务重,包村干部白天不厌其烦为村民解答政策,即使受气挨骂也坚持耐心细致做工作,在时间节点内协商督促;晚上加班加点弄协议、分档案。这些心血没有白费,换来了该村完成清零。
“拆迁想要顺畅,必须无私,就得先‘放倒\’村干部的房子,要不这个活就没法干。”郭店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国义说。村两委、党员积极带头,营造了拆迁浓厚氛围。
面临搬迁,故土难离是许多村民都会出现的心理,而在十里堡管理区,更是有3个特殊的“移民村”:东风村是锦绣川水库移民村,耿家村、王官庄村则有部分三峡移民。过去经历过一次“背井离乡”,面对“二次移民”,不少移民村民心理上接受不了。包村干部充分考虑到村民心情,最终做通了工作,使移民村民接受了货币安置。
为实时了解村民情况、实时解答村民政策疑惑,虞山管理区村村建立微信群,以年轻人为突破口进行突破。安排专人实时监督群聊,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回复、及时辟谣,做到了虚拟现实无缝对接,群里反映问题,干部马上付诸实际行动,决不拖泥带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作风建设体现在优化服务、提升效能上
“能力或许有大小之分,态度决定一切。”郭店街道坚持把作风建设放在推动街道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抓落实、看效果,让作风建设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于加快发展、为“453”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上。
目前,郭店街道15个村中,11个村正在拆迁整合,同时拆违拆临、环境整治等多项重点工作同步开展。面对重任,郭店街道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地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地干,高标准、高定位抓好各项工作。
以创城这项系统工程为抓手,郭店街道发动文明单位开展文明共建,结合各项工作重点和街道工作短板提出了“十项行动”,并将落实情况作为考评机关干部作风的重要依据。
为了全民创城,郭店街道抓好各级各单位作风建设,分四路发倡议书,讲解创城意义、标准,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督促检查……
历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郭店街道党工委书记孟祥民告诉记者,推动发展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作风的大转变促进了环境的大改善,干部队伍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能够担当,切实担负起新的使命,用新的服务、新的努力、新的环境推动郭店发展提质增效,这理应是郭店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最本质所在。
(本报见习记者 陈思 通讯员 孙静)
新闻推荐
本报6月27日讯(记者戴升宝见习记者王淑文)27日上午8:38,“争先号”盾构机从轨道交通R3线龙洞庄站始发,标志着R3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龙洞庄站-孟家庄站区间进入盾构施工阶段。“争先号”是R3线投入施...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