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苗
上周,除了高考,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可能就是河南驻马店的“女子遭二次碾压身亡”事件了。
这次,和人性冷漠论并行的,还有相反维度的反思。这种反思,其实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自我代入,问自己,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怎么做?我不会去扶,也不会打电话,脑子里的第一闪念应该是想办法拦住后车。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看完新闻的反应。但我转念一想,现场的我真的能像想象中的我一样处理完美吗?我不能百分百确定。
或许我开车经过,当我犹豫的瞬间,车就绕过去了,我会寄希望于后车;或许我就在附近,当我反应怎么处置的时候,悲剧已经发生了……62秒,很难简单对人性下一个定义。至少我没法说是人性变坏了,我只能说,人的顾虑确实变多了。
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被视为分水岭。不论这件事情本身如何,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11年过去了,“扶不扶”仍然是一个时刻能刮起舆论旋风的话题。
同样是河南,近日获嘉县一位70多岁的老人骑电动车摔倒受伤,两位女学生帮老人擦拭止血,直到家属赶到才离开。6月9日的济南,市民于先生路遇晕倒的初中生,作为医生的他出于救人本能,并未顾忌路人拍照取证的提醒,立即下车查看救助。这样的例子容易被类似驻马店事件淹没,但也始终是我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的注脚。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于先生的例子,也能看见本能的问题。家长在未弄清事实之前,第一反应就是于先生撞人后逃跑了;在未公开见报的信息里,家长对于先生也有“炒作”的质疑。这其实是现在很多人看问题的第一视角,先行的总是“有色眼镜”。
不管是需要救助的一方,还是可能施救的另一方,人的第一反应或者说是本能都出现了问题。为了纠正这种偏差,社会各方面也不是没有努力。例如,今年3月通过的《民法总则》里包含的“好人法”,即通过救助者责任豁免来鼓励善意。而且我深信一种观点,永远不要考验人性,这种考验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只有给人性创造好的制度环境和好的社会氛围,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为和谐提供本源。
上周,断断续续刷屏的《欢乐颂2》播完了,看到了不少评论,总觉得也有“有色眼镜”。商业逻辑匮乏,对“富二代”的人生缺乏了解这些指责还能说是编剧的bug,但要是硬生生扣上“嫌贫爱富”、价值观引导有问题,也确实太上纲上线了。剧里处处透着人情社会的现实不假,除了处女情结和买房问题略略引发讨论、和社会交集太少也是真,但看完感觉编剧的主要着力点还是在表现现代女性的成长上。
安迪终于学会和人守望相助;关雎尔终于敢依自己的想法而活;曲筱绡为人处世的两套标准弱化、开始尊重旁人;樊胜美终于明白独立的含义,而不总是把命运寄托在别人手里;而邱莹莹爱情事业的相对美满,最大意义仿佛是在说,不论资质如何,对生活充满真诚和热情的女子,运气都不会太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佳杰通讯员刘亚男)为提升社区养老专业化水平,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每年都会从多家社工专业机构购买14名社工在社区开展养老岗位服务和项目服务,形成了“1+X”(即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社工、高...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