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记者 赵世彩
8日,2017年高
考告一段落。卷子、课本、考题、考场,一切都变成了过去式,跟很多过来人一样,对2017届的高考考生而言,高考变成了生活里的经历。高考应该算我们成长道路上第一个机遇,我们通过
这个机遇改变了彼此的成长
轨迹,它值得被缅怀、被
致敬。
哭声尖锐的女孩子
“考题、分数、卷子,这些在我记忆力已经很模糊了,高考对我而言,是一个让我看清自己,发现人性多样的过程。”36岁的济南市民王怡说。
在王怡的心里,与其他各阶段的同学相比,高中的同学印象最模糊,又印象最深。模糊的是,大家除了学习很少交流,记忆清晰的是,高考展现了一些以后都看不到的人性。
“一个高大、白皙、敦实,平时几乎一言不发的女孩子,我忘了她的名字,只记得她在看完考场后,在路边号啕大哭,声音尖锐绵长,她的父母懵在一旁。”
“另一个戴眼镜、一直很乖的姑娘失踪了,等她父母把她送回来的第一堂课,就跟数学老师吵起来。”
王怡说,她也是如此。高考前,她的性格变得古怪,令人讨厌。“我同桌都受不了我,搬走了。”
如今的王怡,经历了大学、职场、结婚、生子、辞职、换工作,见过了更多的人和事,不过,却再也没见过高考时古怪人性的集体大爆发。
“高考之后我还专门反思,对自己,也对同学们,告诉自己,当时的怪异是多么令人讨厌,也看到,乖乖女和沉默寡言者也有爆发点。”王怡说,对她而言,高考是关于人性的一次大洗礼,单纯却又碰触人性的痛点。
我开始与自己和解
今年高考后的第一天,是济南市民王一帆的婚期。“哎,当年觉得高考是人生大事,现在才知道多大点事。”
王一帆说他曾是情绪化的“学渣”:看老师定兴趣。比如觉得语文老师不错,语文学得就不错,讨厌化学老师,化学就能考出个位数。“我上考场时,很平静,因为失败已成定局。”成绩出来也不意外,王一帆的高考分数,只能选择有成绩就能上的高职。
望子成龙的王一帆父母,倾尽所有,把王一帆送出了国。在国外,王一帆做了所有能做的兼职,该吃的苦,上天一点都没同情他。
“高中那会,觉得谁都不该给我委屈,踏入社会才知道,谁都可以给你委屈。”王一帆说,高考失败是给他人生最好的体验式教育。
结婚的程序是烦琐的,昨日下午,王一帆在跟婚庆公司、跟他的新娘、跟他的岳父母商量着婚礼的最后细节。婚庆公司告诉他,新娘捧花错了,王一帆没有暴躁,耐心地跟公司协调,跟妻子解释。
“这些年,我一直在跟自己和解,这个和解的源头,就来自于高考。”
我们挽住女儿的手
高考洗礼的不只考生,还有他们的父母。
“我不善言辞,妻子也是,在孩子高考前,我们甚至走在马路上,都没有挽过胳膊。”57岁的济南市民韩先生说。
2006年的6月,韩先生的女儿高考。韩先生说,他和妻子对女儿的爱基本停留在“你吃饱了吗”、“这次成绩怎么样”上。回到家吃完饭,把自己关进屋里,是女儿最常做的事。女儿以前学习不错,但上高中后却一步步从班里的前5名掉到掉到40名。
韩先生和妻子依然不敢和女儿交流,他找了孩子当老师的舅舅,尝试沟通过,效果不大。
高考如期而至。韩先生和妻子少有的一起等了女儿两天,最后一场出来,他们没有问成绩,一人一边,挽住了女儿的手。“这个动作做下去,孩子一愣,接着眼睛里闪着泪光。”
女儿的高考成绩果然不理想,但那天她主动从屋里走出来,跟他们聊了很久很久。之后的女儿,复读,读研,读博,再也没让韩先生失望过。
“她说,就是考完后我和她妈没有苛责,让她走出了叛逆。青春期的孩子敏感点各异,庆幸高考让我们和女儿和解。”■编后:
高考的年轮里,又多了一群回忆的人。对参与过高考者而言,这是一成长道路上第一个机遇,也是有关青春的第一场仪式。在2017年高考期间,女报以“记忆”、“陪伴”、“致敬”为关键词,让各个年龄段的人,讲述了他们各异的高考故事和感悟。高考就在那里,年年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故事。
新闻推荐
近日,历城区出台重点产业人才扶持政策,对重点领域的“双创”领军人才、领军团队将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扶持补贴。同时,对“引才有道”的企业,将给予一次性最高50万元奖励。此次历城区出台的人才新政,因...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