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时报近日报道,在6月5日第46个“世界环境日”,济南中院公布了近三年以来济南两级法院审理的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其中山东蓝星清洗防腐公司(以下简称“蓝星公司”)7年里共计向市政管网直排废酸废液490余吨的案例最受关注。
除了排污数量,此案受关注的原因还有蓝星公司和其法人姬某的行业地位。该企业官网显示,蓝星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专门从事防腐研究及服务性施工的专业化企业。公司拥有8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同行业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公司法人姬某也曾带队获得山东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但就是这样一个企业,7年间非法排污490余吨。在该案二审中,化工专业出身的姬某对于工业废酸废液不经任何处理就排放的后果心知肚明,他解释“企业内虽有污水处理设备,但运转起来比较麻烦,企业为了省事就偷偷自行排污。”
这是一个令人唏嘘扼腕的环境违法案件。一个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因非法排污于2015年5月案发后停产。曾被称为“行业专家”的公司法人姬某则因污染环境罪被判有期徒刑二年。
惋惜之外,对此案我们着实应该多问个为什么。姬某称污水处理设备运转麻烦,但是相较于在公司车间地下专门开挖一条暗道而言,到底哪个更麻烦?姬某当庭说得含糊,但诸多案例说明,但凡治污设备闲置无外乎成本的算计。此前,也有工业污水污泥处理的业内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实际上很多工业污水污泥处理设施都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原因即是运营成本的考量。
蓝星公司的治污设备投入几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今年3月济南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在市政府网站提交的调整污水处理费申请则侧面提供了几个数据:其投入兴建的先进污水处理设备近500万元,企业每年按用水量足额缴纳污水处理费30万元。百事公司当时称这给企业的经营和制造成本带来压力。
当然,治污成本不能成为任何非法排污的理由,但这其中也有值得思考之处——企业囿于成本不愿运行治污设备,除了硬性检查之外,能否有更多对应的合理的引导或激励政策?蓝星非法排污案除警示作用外,更切实的或是寻求一条平衡发展的可行思路。 (潘庆照)
新闻推荐
刘紫薇孙伊涵来济路演。6日,电影《我心雀跃》导演刘紫薇、女主角孙伊涵来到济南,为即将于6月9日上映的电影做宣传。片中的淡淡暗恋情愫在这个樱桃成熟的季节,也让每个观众的思绪回到自己青...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