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1225”重点协商工作
打造务实政协
当前,济南改革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头,新常态下我们既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主动把政协各项履职工作放到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既要务好“虚”,更要务好“实”,始终坚持以实“立身”,紧扣大局实际,以务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把政协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记者了解到,为让各项工作有目标、有抓手,确保取得务实成效,市政协制定《2017年度政协协商工作计划》并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计划全年开展“1225”重点协商活动——即,组织好1次市政协全委会、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5次双月协商座谈会。
○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部分界别委员就“加快济南经济中心建设与产业发展”“加快济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专题进行讨论协商,听取大会发言。
○分别在6月、9月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题目是:“大力实施‘携河\’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促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分别在7月、8月召开 2次专题协商会。协商题目是:“加快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健康中国济南样板”“加快‘侨梦苑\’建设,汇聚海外侨胞优质资源,打造华侨华人创业创新高地”。
○全年组织5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协商题目是:“强力推进‘拆违拆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老商埠保护与利用,实现百年商埠复兴”“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水平,促进《中国制造2025》济南行动计划推进落实”“科学定位、精准发力,建设特色小镇”。其中,“强力推进‘拆违拆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作为监督性议题。
聚焦中心工作打造为民政协
2017年,市政协将立足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率先,两个基本”总体目标和“六个明显提升”细化目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点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聚焦“四个中心”建设,助力泉城跨越发展。围绕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聚焦加快实体经济、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等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助推济南市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围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聚焦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推进金融创新平台,创新金融与产业融合机制,增强金融支撑功能,创建国家级产业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等,组织委员参政议政,提出建议,努力提升金融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聚焦加快推进物流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优化完善物流园区布局,增强物流枢纽作用等,组织委员积极研究对策和路径,助推济南市加快构建与枢纽城市地位相匹配、开放高效生态智慧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聚焦加快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共同体,营造创新环境,推进量子科技平台建设等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努力把济南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同时,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围绕“消费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济南的对策研究”开展专题调研。
聚焦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积极回应百姓新期待。2017年,市政协将围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创业扶持体系和打赢治霾、治堵、脱贫“三大攻坚战”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调研视察,开展提案督办、反映社情民意。深入开展“联系群众,履职为民”活动,通过开展调研、视察、走访慰问等方式,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忧,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广大委员与各界群众的联系。
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
打造开放政协
打造开放政协,就是要以开放的胸怀、开放的眼界和开放的思维,围绕大目标,促进大团结,推动大发展。
政协平台要提高向人民群众的开放度。综合运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双月协商座谈会以及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立法前协商等形式开展协商活动,吸收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和群众代表参与调研、监督活动,邀请利益相关方参加界别协商监督活动。要切实发挥好12345政协提案线索直通车作用,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建议,让人民群众走进政协,更便捷、更有效地表达诉求,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同时,发挥基层委员工作室、委员工作站的作用,鼓励委员开通个人微信、微博,加强委员与群众的联系互动,方便群众通过委员反映情况、表达诉求。
政协组织要提高系统内部的开放度。加强各级政协的互通互动,将上级政协熟悉政策、了解全局的优势与下级政协贴近基层、工作灵活的优势相结合。市政协要进一步密切与全国政协、省政协的工作联系,密切与副省级市政协的工作交流。加强对县区政协的工作指导,在学习培训、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方面加强协作,形成履职合力。
政协工作要提高向社会的开放度。运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站等手段和媒介,加大对政协工作、委员履职的即时报道,讲好讲新讲活政协故事,不断发出政协好声音;要加强与媒体的对接,整合市内各大媒体资源,加强对政协重大履职活动的即时报道和深度报道,让人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政协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推动政协宣传迈入“掌上时代”,使人民群众感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我们很近。
(本报记者 刘钦涛 通讯员 魏鑫)
新闻推荐
让政策落地有声提升城市竞争“砝码”——三论实施“人才新政30条”
本报评论员人才是兴业之本,如今城市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力。谁拥有掌握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谁就掌握了制胜的法宝,谁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