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朝鲜电影,好像讲述了一些轧钢工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女工程师,拿着工程图,果断地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这就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但十年文革打破了自己的梦想,是恢复高考制度的政策,又给了自己一次机会。所以我第一志愿就报考了当时的山东工业大学的内燃机专业(现为山东大学环境与动力学院)。我一定要全力抓住这次机会。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复习,迎来了考试的日子,考场在当时的历城县大靳庄中学,离济南和我下乡的杜庙都差不多二十多里路。
考试的那天早上,我从济南家中一大早起床,因为交通不便,没有看考场,不到六点,就骑自行车出了门。我家住在杆石桥附近,当骑到第五人民医院附近时,我突然想起忘带准考证了,急忙掉转车头飞快向后骑。回家拿了准考证重新上路已耽误了半小时的时间。等我骑到段店附近时,由于路面坑坑洼洼,当时还是很旧的一条窄路,我骑的又猛,因为颠簸地厉害,没想到车链子掉了,这真是人们常说得“关键时刻掉链子”。
我从来没有安装过自行车链子,这一回什么也顾不上了,下车赶快安,安了好大一会儿,弄了满手黑油泥,总算安上了,骑上车赶快跑,结果前面又修路,铺了一路大石子,只好推着跑。一路小跑,总算过了几百米的修路路段,这时候看看表,离考试时间只差十几分钟了。我没去过大靳庄,只知道大体方位,只能一边骑一边打听,不知骑了多长时间,总算看见了学校大门。这时铃声已响。
我两手黑油泥,怎么参加考试?没有办法,我不顾一切地冲进一个开着的门,好像是一间宿舍,里边有一个男老师。我说是来考试的,想洗洗手,那人二话不说赶快给我端来一盆清水,拿来肥皂,我急忙把手洗净,也没记得当时是否说了“谢谢”,扭头就跑……
进了教室,已经开始发试卷,真是“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晚集啊!”
气喘嘘嘘的我坐到了座位上,领到了语文试卷一看,作文的题目是“难忘的一天”,按说那天是最难忘的了,可是那时才过了不到半天,如果写那天,肯定跑题,当时受文革思潮的影响,作文大都是议论文,很少写记叙文,考前我也准备了几篇议论文,这会儿全用不上了,只好另行构思……
从那时到现在已相隔四十年了,我们的济南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赶考的路已修成了又宽又平的大马路。各种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也越来越方便了。真是今非昔比啊!但愿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能沿着这条宽畅的大路,去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佚名
特别说明:本文作者投稿时忘记署名,如看到文章发表,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76968279@qq.com。
相关链接
“恢复高考40周年”征文说明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声春雷响彻天地,唤醒了许多人尘封已久的“大学梦”,点燃了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希望之火。
当年12月,全国高考在中断12年后恢复举行,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27万人的命运因此被改写。
时间如白驹过隙,40年弹指一挥。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考生度过了“魔鬼六月”“黑色七月”,走进白衣飘飘的大学时代。
无论你是老三届还是新三届,无论您是70后还是90后,或者是为高考生保驾护航的交警、出租车司机,只要你的故事与高考有关,都请您讲述出来,让我们用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纪念“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高考”。来吧,说出你与高考的故事吧!
一、征文时间:
2017年5月23日到6月8日;
二、征文形式:
不拘泥于文字,文字、图片或视频均可;
三、内容要求:
可以写自己,寝室、班级故事,高考经历,以及高考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经历;也可以晒一晒当年准考证、考场、考题等老照片;或者只有一句话,只要与高考有关都可以。
四、提交方式:
1、微信留言:关注微信公众号“山东高考指南(ID:sdgkzn),在微信后留言即可;
2、通过邮件发送至76968279@qq.com
3、邮寄到济南市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1015山东商报社徐玉芹工作室徐玉芹收,邮政编码:250014。
新闻推荐
史上最高规格的党政考察团三城“取经”满月——三城归来的济南之变
借鉴合肥绿篱围挡的经验,经十路沿线地铁工地施工围挡一夜间披上“绿衣”。记者郭尧摄6月3日,史上最高规格的济南市党政考察团三城之行满月。从震撼到行动再到切实变化,“三城行效应”正在不...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