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着火了,我们几个扛上锨就去”
5月31日早上6点半,李现贵早早地吃完早饭就和村里其他5个人去附近一座山上修水池。他们都是济南南山西营镇汪家场村村民。出事时,是他们开工的第三天。
李现贵回忆称,当时自己正在水池里给垒墙的人递石头。这时,赵庆才突然接了一个电话说是村里的西山着火了,要赶紧去救火。“我一听赶紧把石头扔了,从水池里爬了出来。”李现贵称,“因为身边没什么其他的工具,我们扛上铁锨就走。”
据他讲述,因为当时身边只有一辆农用三轮车,所以赵庆才赶紧开车载着他们5个人赶往火灾地点。没想到的是,三轮车刚开出100多米就在附近一个大坡出了事。
据了解,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四人受伤。经过12小时的抢救,驾驶员赵庆才死亡。宋光星,57岁,头颅开放性挫伤,盆骨骨折,左胳膊骨折,术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继续住院治疗;田恩平,64岁,伤情为左臂三处骨折,骨盆骨折内有淤血,也在住院治疗;李现贵左腿骨折,盆骨骨折,鼻子需要做支架手术,头部缝了数十针;刘克法4条肋骨断裂。
“我以为完了,感觉到儿子抱着我才放心”
昨日下午,记者在省立医院东院见到了李现贵。他躺在病床上,左腿打着石膏,两只手腕都缠着绷带,脖子也被固定住。李现贵的儿子告诉他当时三轮车是朝左侧翻的,所以父亲受伤的地方主要都在左侧。躺在病床上的李现贵脸上依然能看到干了的血迹,鼻子处还缝着密密麻麻的线,线已经被浸成红色。“正下着坡,车突然就失控了,‘哐哐地\’开始翻,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跳车。”李现贵称,“可是根本跳不下来,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他讲述,自己翻到一个沟里之后,喊也喊不出来,心想这下真的完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后来的事李现贵就不记得了,再一次醒来,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自己被儿子抱着,这才放下心来。
在李现贵床边,一个30来岁的青年人,眼睛红肿着,是李现贵的儿子。他说,回忆起那天的场景恐怕这辈子都忘不了了。当时,他接到村里人打电话说自己的表哥开着三轮车出事了,让赶紧去帮忙。“我到那之后发现好几个人都受伤了,满身是血,旁边的沟里还有俩人。”李现贵儿子告诉记者,“我突然发现沟里那个人竟然是我爸,我当时都懵了。”
发现父亲之后,他赶紧跑了过去。父亲满脸是血一动不动,救护车还没来,自己抱着父亲不停地祈祷“千万别有事。”他告诉记者,自己在济南一家公司开车,上夜班,白天正好在家。
“我一个人救不过来,就跑到村里喊人”
李现贵只知道同行的人都受了不轻的伤,但不知道有一个同伴已经去世。说起其他5个人,儿子一个劲儿地给旁边人使眼色。李现贵问儿子是否有人去世了,儿子赶忙说没有。李现贵说想起当时出车祸的场景,现在还会发抖,“太吓人了。”李现贵说,他们走的那条路还没修好,只是铺了一些石子,坑坑洼洼地,很不平整。
赵汝法是六个人中受伤最轻的,他说自己当时坐在三轮车副驾驶位置。车辆失控后,他跟着翻了几翻,被压在下面了。“被砸在车底之后,我赶紧顺着一个口爬出来了。”赵汝法说,出来之后发现其他5个人都受伤不轻,身上都是血,有的骨头都露出来了。
他一看几个人情况都不是很好,自己一个人根本救不过这么多人来,就忍着疼痛跑到村里叫人。“我边跑边喊,出事的地方离村子有一公里,很快其他村民就跑到了现场。”赵汝法称。
巨额医药费愁坏四个家庭
李现贵儿子称,现在父亲还没动手术就已经花了5万多元,自己一个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以后的医药费还是个问题。他还告诉记者,父亲虽然伤的不轻,但不是最重的,“都是农村人,医药费是大家共同的难题。有人已经花了十万元了,我们家还算好的。”
李现贵儿子说,去世的赵庆才,母亲60多岁,瘫痪在床多年,需常年服用药物,父亲64岁,在村中做保洁员维持生计,他还有两个孩子,大的才12岁。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济南南山西营镇政府工作人员王斐,她告诉记者,5.31农用三轮车翻车事故,南山交警大队认定为道路外交通意外事故,已安排人员于5月31日下午4时30分,将事故车辆救援拉走。而对于当天的大火,派出所经调取火情现场周边监控、勘察现场、走访了解情况等,未发现引发火情嫌疑人。目前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取证中。
王斐说,前期镇政府也帮助筹措垫付资金,加上村民自筹的资金,共有30余万元。但后续治疗所需费用仍很大,预计花费近200万元,因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实在无力支付后续治疗医药费,“希望社会的爱心人士可以对他们伸出援手。”
捐款方式:
有意捐款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到济南市西营镇人民政府财政所办理捐款手续,也可以直接汇款至汪家场村民委员会。(南山管委会提供)开户名称: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财政所银行账号:9010101201342050000400开户银行:济南农商银行西营支行联系人:王兴军联系电话:0531-82829028开户名称: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汪家场村村民委员会银行账号:9010101201342050000758开户银行:济南农商银行西营支行联系人:宋春生联系电话:13864172051
新闻推荐
借鉴合肥绿篱围挡的经验,经十路沿线地铁工地施工围挡一夜间披上“绿衣”。记者郭尧摄6月3日,史上最高规格的济南市党政考察团三城之行满月。从震撼到行动再到切实变化,“三城行效应”正在不...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