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济南6月1日电“本宝宝的节日到了,你们准备好礼物了吗?”随着“六一”儿童节的到来,许多社交工具聊天时输入“六一”等字眼,还会下起“红色气球雨”。越来越多“80后”“90后”大龄儿童也“蹭”入了“六一狂欢”的队伍。
“六一”儿童节是中国孩子盼望的节日,可青年人为什么热衷“蹭六一”?大学三年级的何曹瀚认为,年轻人喜欢过儿童节,喜欢自称“宝宝”,只是想给忙碌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保持一份童心,不想时时刻刻活得那么现实,“但这不代表我们真的以为自己是宝宝”。
同样大学三年级的江艺对此却十分不解,“我非常反感同龄人叫自己‘宝宝\’。童年确实美好,但现在已经成年了,该担起成年人的责任了。‘装嫩\’只能让年轻人逃避现实,生活在虚幻里”。
记者5月30日、31日走访了济南一些商圈,看到不少商店打出“童心不可失”“给她宠爱”“谁不想当小公举”等瞄准成年人的促销标语。购物网站也出现了一些“怀旧店铺”,这些店铺售卖“80后”“90后”小时候爱吃的零食、爱玩的玩具,不少店铺还推出了怀旧风的“六一大礼包”。
大学校园亦有“蹭六一”的气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起了“集童年照片,再过一次六一”的活动,呼吁在校学生拿出小时候的照片与现在的做对比,回忆童年。活动主办者陈婉婷介绍说,这次活动获得了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女生更踊跃一些。“现在大学生喜欢怀旧,喜欢让自己显得年轻。希望这个活动给求学在外的游子一些节日的陪伴。”
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刘然告诉记者,国外的年轻人也喜欢过国际儿童节,通过逛街、购物、吃饭缓解工作和学习压力,还会在儿童节互赠礼品。
对此,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教授马广海认为,年轻人蹭“六一”一定程度上有游戏成分,年轻人“不想长大”的心态和中年人“不想变老”的心态一样,是转变社会角色的正常过程。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童年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从小到大都处于‘小辈\’的角色位置”,马广海认为,喜欢“蹭六一”说明部分年轻人正处在社会角色转变期,学校和社会教育应适当帮助年轻人顺利转变并接受新的社会角色。
新闻推荐
济南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传捷报。日前记者从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钟衡器”)2016年度股东大会了解到,经股东大会表决,金钟衡器决定更名为“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