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领跑者蒋习锋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飙歌不娱乐,唯一的爱好就是每天都到生产车间里走一圈,鼓捣他的激光机,14年如一日。
因为这份热爱和专注,他拿下了31项国家专利,建造了全球第二大的激光机生产基地。
激光机里发射出的那一把把快如闪电的“激光刀”,让他痴迷。正如“小李飞刀”李寻欢一样,他的“刀”快、准、狠,在90个国家威名远扬,这一切都源于他对激光事业的热爱。
发自肺腑的爱14年前,他先人一步爱上“激光刀”
他叫蒋习锋,是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5月31日,记者赶到济南高新区银荷大厦金威刻公司的办公楼时,他刚从位于孙村片区的生产基地返回,汗水将他的衣服湿透。
1994年,蒋习锋还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那一年,他考上了济南的一所学校。在校期间,他专门钻研电子工业技术。1997年毕业之后,他这个外地人决定留在济南,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刚开始工作时,我接触的是刻字机。那时候,我就想,如何才能精雕细刻?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技艺大师?”那时候还没有“工匠”这个称谓,但蒋习锋的内心却始终有着一种工匠精神。
2001年,蒋习锋拿着打工挣的几万元钱,加上自己掌握的技术专利,和两个小伙伴合伙办起了公司。2003年,梦想着用更加智能化的技术实现企业腾飞的蒋习锋独立出来,决定研制激光机。
14年前,用“激光刀”来精雕细刻的生产研发理念无疑是超前的,他先人一步爱上了“激光刀”。
研发决心狠在办公室睡了3年沙发,经常半夜醒来搞研发
2003年,拥有“激光刀”的激光机还不被市场看好,但蒋习锋却认准了这个技术门槛高的发展方向。那一年,他只卖出去了一台机器,很多人都嘲笑他,不看好他。
蒋习锋租了一个房间,这里既是办公室又是生产车间,还是他的卧室。“那时候年轻,也没有对象,工厂就是我的家。”蒋习锋告诉记者,他当时所有的家当就是一张折叠沙发和一个橱柜。橱柜里存放的不是他的衣服,而是他研制激光机的图纸和工具。
白天,他坐在沙发上搞产品研发,并联系销售业务;晚上,他则躺在沙发上,有时候睡到半夜突然跳起来,拿起纸和笔将一个灵感记录下来,或者再也睡不着了,便在图纸上画来画去。那时,他既是厂长,又是业务员,还是接线员和技术员,创业的梦想让他成为全能战士。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三年。“不觉得累,每天都感觉很兴奋。”正是靠着这股子狠劲,他研制出了一款又一款激光机,有超大个的,也有“微缩版”的,有切割金属的,也有切割非金属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切割不了的。”蒋习锋对自己研发产品的质量和技术非常自信。
市场把握准墙内开花墙外香,产品远销90个国家
精益求精的质量和精雕细刻的技术让蒋习锋的产品火了起来。转机出现在2004年,说到此处,蒋习锋不由自主地大笑,既为自己的坚守而自豪,更为自己对市场把握的精准而骄傲。
2004年,蒋习锋使用激光机为意大利品牌皮包Just Cavalli进行雕花,结果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让Just Cavalli品牌皮包提升了档次,加快了制作进度,这让意大利客户非常满意。
口碑是最好的宣传。“这一年,我卖出去了20多台机器,订单不断。”
2004年7月,蒋习锋正式注册成立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入驻济南高新区。
2005年,切割机行业陷入低迷,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行业不行了。但蒋习锋另辟蹊径,一是继续投入资金加大激光机的技术研发,不断地更新换代,二是到国外开拓市场。
墙内开花墙外香,2006年5月1日,美国的一个代理商一次性购买了5台金威刻的激光机,一下子让金威刻在美国市场扬名立万。
“2006年到2016年,我们主打市场就是海外市场。”蒋习锋告诉记者,目前金威刻的激光机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
自成立公司开始,金威刻激光机的说明书始终是中英文对照,既让国内客户看得明白,也让海外客户有亲切感。
技术更新快手握31项专利,建造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
记者跟随蒋习锋来到济南高新区孙村片区,这里建有中小企业加速器园区,金威刻公司是其中的一员。
望着占地30亩的金威刻激光机生产基地,蒋习锋说,2003年独立创业的时候,他曾经路过济南高新区,在一个公交车站等车时突发奇想,渴望某一天能在高新区买一块地,做大高新技术企业。10年之后的2013年,他在孙村片区买了30亩地,梦想实现了。
梦想并未停止,金威刻公司不仅成为中小企业加速器园区的6家企业之一,还是加速器园区最早建设、最早完工、最早入驻投产的企业。“刚建设的时候,这里很荒芜,但如今已成开发的热土。我们在这里生产激光机已经有1年多的时间了。”
在这里,可以一次性生产700台激光机,金威刻公司目前拥有全球第二大的激光机生产基地。
蒋习锋告诉记者,14年来,金威刻公司一直恪守“金牌品质、威刻智造”的生产、经营理念,拥有创造力强、创新效率高的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拥有先进的开发工艺和制造水平。“我们既有整机配件检测设备及严格规范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还有‘5S’现场管理标准,确保每一台机器的性能和品质都是一流的。”
“这是一个高科技时代,技术更新换代必须快,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不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14年一路走来,手握31项国家专利,蒋习锋仍然时刻拥有危机意识,怀揣着科技创新的梦想,努力成为全球光纤激光机的引领者。
工匠精神常在,“飞刀”绝艺不老。(本报记者 黄智义)
新闻推荐
南绕城高速北侧的大涧沟东村附近,村中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二环南路北侧的井家沟附近,不乏私搭乱建现象,环境杂乱无章,道路狭窄存在安全隐患。(范良摄)5月27日,市中区党家街道邵东村发生...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