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一个人,点燃一个村的学习热情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6-07-22 00:27   https://www.yybnet.net/

魏楼村的“学习明星”魏合民很勤奋,他记下了厚厚的学习笔记。

魏学永在两个月前张贴的红纸“广告”,已经发白。魏学永把农村大众报教育群号写在了四张红纸上,分别贴到自己的便利店、村委会、村幼儿园门前,另一张,贴到了邻村段寨。申请成立学习小组之后,魏学永在等待报社回音的日子里,先以孩子与家庭教育为主题,提前开始了组织村民学习。

7月13日,魏楼村热闹得像有人娶媳妇。

早在四五天前,10多个大红条幅就挂到了村里的显眼位置,上写“欢迎农村大众报老师莅临菏泽”、“贺农村大众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工程到魏楼”、“预祝做好父母家庭教育巡回讲座举办成功”等字样。一大早,村里的大喇叭就在喊:“8点半到村幼儿园去听济南来的老师讲课,教给你怎么做父母……”

村民魏学永和魏俊杰早晨5点就起来忙活;魏合民则和孔新英等五六个村民,走东家串西家,忙着找凳子,搬音响,布置会场。

当天,魏楼村学习小组正式成立。即将开始的这场以孩子成长与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讲座,是农村大众报发起的村学工程在魏楼村落地后的第一堂课。

来的人太多,准备凳子不够用,有的村民还自带了椅子、马扎,村幼儿园小小的院子里,竟挤下了100多位村民;其中,有领孩子、抱孩子来的妈妈,也有30岁到六七十岁的男村民。

“你做父母合格吗?”讲座一开始,记者的这个问题,就让不少村民一愣:我是合格父母吗?怎么做父母才合格?而接下来的问题,更让村民们陷入深思——

“你能给孩子和睦的家庭吗?”

“孩子老是玩游戏,怎么办?”

“你唠叨孩子的事情,你能做到吗?”

……

记者抛出一个个问题,开始与现场村民互动。整个讲座,紧凑而轻松,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示范,具体可行的建议,诙谐幽默的表达,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

“学永哥是俺村里的大好人!”讲座结束后,村民魏永华感慨地说,“这次他把村学工程引到俺们村,真是办了件大好事!”这句话,是不少村民的心声。

道德滑坡

村民们都想变

在魏楼村,只要和魏学永相熟,都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村里不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只要叫他,都是一声。魏学永的媳妇油兵艳,也是个敞亮人,自从20年前进了魏家门,就和公婆、妯娌处得非常好,红脸的时候少,吵架的事儿,从来没有过。

除了人缘好,魏学永还有个特点——爱看报。“还没有我闺女时,我就开始订农村大众报!”魏学永回忆,那是近20年前的事了。也是那个时候,他在村里开起生活便利店,卖油盐酱醋,也卖农药农资,前些年效益也不错。随着村里同类型的生活便利店越来越多、网上购物逐渐兴起,便利店的效益越来越薄。村里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可这些年,魏学永却很少出去打工。“老人岁数大了,需要孝顺;孩子年龄还小,得看着。”魏学永说,“你说孩子周末回来了,家里连个人都没有,不是那么回事。”

魏楼村有近2000口人,八成都姓魏,全村3500亩左右,大多种粮食。前些年种过棉花,有村民建了个棉纺厂,兴盛时有500多工人,现在只能招200人左右。村里还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村民近两年流转了百八十亩地,算村里的种植大户。

经济上的凋敝,魏学永还能接受,“咱老百姓,过个平常日子就行!”可人们思想道德文化上的滑坡,让魏学永难以忍受。留在村里的村民闲着没事儿,要么窝在家里上网,互相转发一些不知真假的消息,要么聚在一块儿打麻将;孩子们回到家,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在大街上,很多小孩遇到你,笑笑,算有礼貌的,大多数连招呼都不打。”一位50多岁的村民说,“不孝顺老人的,村里有好几家;村民们虽然大都姓魏,也常常彼此看着不顺眼。”

“大家除了挣钱,不知道该干嘛,”魏学永说,“想改变,也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春节前的一天,魏学永看到农村大众报推出的村学工程,他感到眼前一亮:“太好了!得学习,学习才能改变啊!”他马上一笔一画填写好报名表,到了邮局。“平信不准,丢了怎么办?”魏学永怕不牢靠,干脆直接寄了快递,一下子花了20多元。

信寄出去了,他就天天盼回音。农活不忙的时候,日子过得特别慢。他不爱喝酒,不好打牌,除了看报,剩下的就是等待。“报社怎么还没回信啊?”为此,他主动往报社打了两次电话。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欢迎加入农村大众报教育群聊,说说孩子教育的事儿!”4月份,农村大众报教育版上的刊登的文章,又让魏学永心潮澎湃起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加了记者的微信号——w13953172903,并加入了农村大众报“做好父母”群。

四张红纸做“广告”

爱学的人越来越多

在等待报社回信的日子里,魏学永在记者的带领下,逐渐和群里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做作业,日子慢慢开始活色生香。

有一个周末,女儿回家了,像往常一样钻到自己屋里就不再出来。“孩子回到家,应该帮大人干活啊!我闺女为什么不呢?”于是,他向记者咨询了这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换位思考”、“语气语调”、“传达爱”……琢磨着记者给出的答案,魏学永如醍醐灌顶——自己当爸爸近20年,这些自己还真是从来没想到过。

“学习真是太重要了!”那天晚上,魏学永从自己店里,拿来红纸,裁成4张,写上了本报做好父母群微信号及群理念,同时在下边注明:“教育孩子,求人不如求己,赶快行动学习吧。”第二天一大早,他把四张红纸,分别贴到了自己的便利店、村委会、村幼儿园门前,另一张,贴到了邻村段寨。

“学永,你在贴什么?”有个看到的村民问,“这个能挣多少钱?”魏学永还记得当时的一幕。

自己体会到学习是真正的好事后,魏学永还向来买东西的乡邻提起村学工程的事儿。来来往往的村民,有心学习的,也慢慢开始加群,从观望,到试探,到学习……群里魏楼村的村民越来越多。再碰到魏学永的人,开始有人主动给他提建议,如何做好父母群,聊教育孩子的事儿。

这个学习标兵

蹭网也要学习

做好父母群里,省内的各地儿的人都有,学习积极的也多。但以村为单位计,魏楼村是加群人数最多的。魏楼村的老少爷们、姐妹妯娌线上学习,线下交流,互相督促,热情很高。其中有个学习标兵——海洋深度。

海洋深度,是魏合民的网名。他成为全群的学习标兵,靠的是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根据行为心理学“坚持21天,一个好习惯才能基本形成”这一规律,记者在做好父母群设计了相关的课程。比如,入群第一节是微笑课;魏合民不仅按照要求做笔记,而且每天都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拍照发到群中,有时三言两语,有时16开的本子能写一整页,一直坚持了21天。第二课,欣赏课,魏合民依然如此,拍照发到群里的时间,早的时候晚上七八点,晚的时候,将近半夜。

魏合民的学习精神感动了记者,也感染着群内其他的朋友。6月中旬,群内专门发起了向魏合民学习的“欣赏特别行动分享榜”,并请魏合民参与主持榜单。榜单设立后,进一步激发了魏合民的学习热情,也调动了新老朋友学习的积极性。上榜的人,由开始的三五个迅速增加到10多个。大家你追我赶,掀起了一阵学习热潮。魏学永本来已经学过了欣赏课,这次反过头来,重新加入欣赏特别行动中……整个榜单上,魏楼的村民占了三成还多。

网上学习总觉得不过瘾,于是魏学永和魏合民等人一商量,决定邀请记者到村里上课。这一方面能带动更多村民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成立村学工程小组后,也可以把线下学习常态化。

7月13日,在村学工程小组成立当天,魏合民上台发言,专门介绍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这一下子,魏合民真成了村里的“明星”——因为大家平常交流得少,住在村东头的魏合民,村西半截的很多村民,还不认识他。

也就在当天,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魏合民这个学习标兵,竟然是“蹭网”蹭出来的。他家没有宽带,用流量又觉得花钱太多,于是,他经常晚饭后蹭别人的网来学习。

记者看到,魏合民的学习笔记,用的是儿子的数学大演草本,自5月12日入群以来,已经记满了两个本子。

“先得谢谢学永哥拉我进群!”魏合民说,“要不是他发现了报社的村学工程,要不是他这么热心,我们根本就聚不到一块儿!也参加不了村学工程小组!”

进了学习小组

“就像精神有了依靠”

13日当天,做好父母课堂下课后,愿意承担组织村民学习任务、加入村学工程小组的村民主动留了下来,商量起以后学习的事儿。

“以后,咱得集中到一块儿学点传统文化。”50多岁的魏法起首先说,“得教给年轻人尊老敬老,孝敬老人。”

“还得多学些法律知识。”从县城专门赶过来上课的焦艳艳抿了一下额头的长发,笑着说,“我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一家公司做标书,发现村里的农民,太需要普及法律知识了。”

“我们最迫切的是想学些加工技术。”魏永华说,自己孩子两三岁,除了看孩子,还有些零碎时间,如果有合适的加工项目,能在家干贴补下零用就好了。

“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增收。”魏合民说,“一是想知道种什么经济作物市场前景能好些,二是看有什么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比较适合我们。”

对村民们的建议,魏学永一一记了下来,然后和大家商量起以后学习的地点、时间安排。小组成员都同意:线上坚持做好父母群的学习,并且要设法带动起更多村民;其他的国学课、技术课、法律课,也要一一开展;学习的地点,就定在刚刚落成尚未投入使用的村委会大院内。

“有了村学工程这个事,就像精神有了依靠。”魏学永说,希望村学工程能帮助魏楼村民把学习热情持续下去,把学习内容扩展开来,让村里老少爷们的心能重新聚在一起。

夕阳西下,在村里采访了一天,记者登上了返程的车。

“你们,什么时候再来?”临走的时候,一位50多岁的大妈神神秘秘地走过来,她悄悄对记者说:“今天俺儿媳妇学习后,主动把孙子接走了!还叫俺‘妈\’嘞!”要在以前,老人的儿媳妇可不这样。

新闻推荐

二代玉米螟棉伏蚜普遍发生

农村大众报讯(记者魏新美)7月底,省农业厅植物保护总站发布全省植保情况:由于全省持续高温,降雨偏多,二代玉米螟和玉米褐斑病在全省各地普遍发生;棉盲蝽、棉铃虫等害虫危害逐渐上升;花生叶斑...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人,点燃一个村的学习热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