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CT系统
脑诱发电位仪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
热烈祝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建院60周年
前言:1956—2016年,60载弹指一挥间,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迎来了它60岁的生日。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拓未来。本文简要回顾了60年来山东精神卫生中心走过的风雨历程,见证了60年它取得的辉煌成就。省精卫今日的成就既是历史的丰碑,也是全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必将创造新的辉煌。全体省精卫人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将用信念与执着谱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简介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燕子山北麓,雄伟壮观的燕山立交桥畔,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余平方米。院内花木飘香,四季常青,环境幽雅。
中心前身为山东省精神病医院,始建于1954年,1956年正式收治病人,1993年更名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是山东省卫生厅直属单位,同时是山东省精神医学研究所、山东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山东省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站、山东省戒酒戒毒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山东省精神科质控中心,承担着全省精神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社防、康复、司法鉴定、戒酒戒毒、心理咨询、对外学术交流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是全省唯一一家省级三级甲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全省医保转诊专科医院及济南市首批医保定点医院。由中心牵头全国20余家单位研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Ⅲ)被确定为国家标准,自2001年起在全国精神疾病诊断中推广应用。
中心临床科室齐全。开设有老年心理卫生、儿童心理卫生、身心疾病、睡眠障碍、性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科室,其中5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临床医技科室30余个,开放病房15个,住院病床750张。主要收治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老年性精神病、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戒酒戒毒戒网瘾和各种心理障碍患者。
中心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专家、教授。现有职工5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院总人数的85%以上。硕士、博士生导师10余人,兼职教授、副教授20余人,临床医师大部分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中心硬件设施先进。现代化的病房大楼和2万余平米的门诊医技综合楼宏伟壮观,引人注目。诊疗设备齐全,先后引进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心理-CT、眼动监测仪、DR-X光机等设备,拥有包括脑诱发电位仪、全身螺旋-CT、高压液相色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新型音乐治疗仪在内的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为快速准确诊疗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证。
中心是山东大学教学医院,承担着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山东医高专等高校的传统精神病学、行为医学、精神病护理学、健康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习和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是山东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博士培养点,为国家精神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是山东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身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癫痫协会、山东省精神科医师协会、山东医院协会精神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是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有多位专家在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协会)中担任(副)主委、常委或委员职务。有数十位专家在国家级或省级杂志任编委。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杂志》主办单位。
中心学术交流活跃,效果良好,赢得广泛赞誉。不仅筹办了历届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多次举办精神卫生专业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还成功承办了WHO青少年心理卫生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曾先后接待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国家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不断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进修学习和考察访问。广泛地国内外学术交流,有力的促进了山东省精神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以深入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平安医院建设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精神卫生机构、创建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为目标,以服务百姓、奉献社会为导向,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促进了医院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先后获得“省直文明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省卫生行业文明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全省十佳诚信医院”、“全省医院行风民主评议活动文明单位”、“中国公立医院服务创新榜”、“‘三好一满意\’品牌医院”、“健康山东品牌医院”、“‘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群众满意单位”“最受网友欢迎医院”等荣誉称号,2015年4月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强化管理
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省级三甲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不断强化管理,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全面落实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改进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
一是规范病历管理,提高书写质量。定期抽查运行病历,重点督查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规范性等,使病历质量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二是认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借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三基三严”训练、院内外学习等有利时机,针对精神科特点,定期邀请资深专家,有针对性的举办培训,强化了危重病人管理、急症处理、重患抢救等临床应变能力。
三是强化医疗安全全流程监管工作模式。以接诊、入院、住院、离院为工作轴线,对于各个环节进行了全流程监管,对门急诊病人开设绿色通道、专人陪护诊疗,最大限度保证医疗安全。
四是坚持医疗安全隐患跟踪管理工作模式。严格实行危重病人、死亡病人及医疗事件及时上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并全程跟踪、参与事件的处理,使安全隐患从源头和细节上得到处理,保证医疗工作平稳、安全地运行。
五是不断完善医疗告知制度。为了适应当前医疗环境对医疗机构的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医疗告知文书,告知文书覆盖了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保证了患方的知情权,从而使医患双方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活动。
专业专注
强力促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改进
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狠抓基础与环节管理,不断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就医环境和流程,强力促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改进。
一是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行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管理,结合精神科护理特点,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改变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公开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建立患者和家属参与评价的机制,制定了针对精神病人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指导护士进行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标准》。
二是自动自发,自我完善。引进“品管圈”、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进一步完善了服务环节和服务内涵。品管圈主题涵盖了医院管理、医疗护理、行政后勤等多个层面和方位,构成了医院管理的源动力,形成了全员参与管理的新气象。品管圈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三是规划布局,力促平安医院建设。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投入使用,使医院在诊疗环境等硬件设施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医院以病房楼节能改造为契机,经过多方论证和调研,针对病房楼采用中空防爆外旋窗设计,使病人告别“铁窗生涯”。医院近年来先后投资改善喷淋、感烟探头、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与监控设施,实现消防监控工作“人防、物防、技防”全覆盖。
创新创效
精心打造特色专科品牌
医院注重特色专科发展,目前,精神病学、精神卫生学和精神科临床为省级重点专科。在强化精神科大专科建设的同时,注重临床亚专科的发展,先后建立了5个特色专科,促进了精神病专业建设。
一是临床心理科:1982年开设心理门诊,2001年成立心理科,至今已发展成为包括心理科、心理咨询门诊及2个心理病房在内的集心理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危机干预为一体的临床心理科。近年来,该科室专家先后参加了“4.28胶济铁路”、“5.12汶川大地震”、2014年“马航”空难等多次突发公共事件灾后心理救援工作。
二是老年精神科:医院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率先创建了老年精神科病房,承担着疑难重危症的治疗救治工作,在医院医疗急救、医院间联络会诊、转诊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儿童青少年心理科:1992年设立了儿童精神科门诊、1997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儿童青少年心理病房。开展了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特色训练及治疗项目。儿童病房的发展在全国处于前沿地位。
四是物质依赖科:1994年成立物质依赖科以来,特别是在酒依赖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承担着全省乃至周边省市的物质依赖等相关精神疾病的诊疗任务,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戒酒者自助协会治疗形式。
五是山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自20世纪60年代即接受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的委托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1986年由省政府批准获得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资格。近年来,每年完成司法鉴定500余人次,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声誉。
勇担责任
公益活动惠民医疗再做新贡献
精神疾病病因复杂,致残率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院始终坚持突出医院公益性,连续开展惠民诊疗活动、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活动等措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贫困患者排忧解难。为进一步强化社会防治职能,以开展重性精神病人管理为抓手,完善了省、市专业机构与基层机构的工作衔接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建设。
一是中央补助公共卫生项目取得新进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和“农村地区癫痫病防治项目”由起步时的3个市4个县(市、区),目前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地市县(区),癫痫项目也覆盖到了11个县(市、区)。
二是架设热线,传递温暖。医院青年志愿者心理健康咨询热线(0531-88942284)成立于1995年,已为全国的7万多名咨询者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开展。结合“健康山东行动”,积极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开展了精神卫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活动,举办了纪念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开办了“心理健康大讲堂”专题系列讲座,制作了多期科普专栏和形式多样的义诊咨询等活动。
四是主动担当,发挥主导作用。2015年成功承办了全国精神科年会,具体承办了省心理卫生协会学术年会,举办了全省精神卫生机构医院标准化建设培训班。
后记:六十年风雨沧桑,一甲子岁月轮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已经走过六十年的漫漫征程,几辈人用辛勤和汗水铸就了省精神卫生中心的荣耀与辉煌,我们在这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心里充满自信,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必将会在我国精神卫生发展史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兰姬慧)7月5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今年第2期全省医疗器械质量公告,3批次医疗器械不符合标准规定。公告显示,标称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