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帮我看看这件衣服怎么样”,“我觉得妈妈穿什么都漂亮”,“哈哈哈……”一走进邹平县青阳镇化庄村张秀花的家,就听到了屋里传来开心的笑声。并不宽敞的房间里摆放着电视机、电冰箱、还有一大一小两张床,房间虽小,但整洁并充满了温馨。
小床上躺着一个孩子,全身蜷缩着,正在开心地跟妈妈聊天。他叫赵鑫浩,今年20岁。自从12年前瘫痪在床,母亲张秀花就用无微不至的母爱关心爱护着他,也延续着他的生命。
生命不超过18岁
1996年,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在张秀花家诞生了,这就是赵鑫浩,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小鑫浩8岁的时候,张秀花发现孩子走路有时候容易跌倒,开始以为孩子缺钙,但在补钙后症状并没有减轻。从邹平、济南一直到北京医院,全都查了一遍,最后在北京被确诊为肌营养不良。医生告诉张秀花,没有好的办法治愈这种病,并说孩子活不到18岁。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看着身边还懵懵懂懂的小鑫浩,想想看不到头的未来,张秀花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可她知道,她必须得坚强,才能让孩子有面对现实的良好心态。张秀花放弃了在企业的工作,开始带着孩子踏上了四处求医的道路,还尝试各种偏方,但这些对小鑫浩的病丝毫没有帮助。她从来只是偷偷躲到角落哭泣,因为不想让孩子发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她总是信心满满地面对孩子,想让他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生了他,就得尽责
随着孩子的病情渐渐加重,全身肌肉萎缩,小鑫浩已经不能自理也不能下床活动了。张秀花一天天看着孩子病情变坏,知道治愈已经不可能了,她唯一想的就是让孩子快乐地度过剩下的日子。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孩子确诊病情的半个月后孩子的爷爷也因脑血栓瘫痪在床,孩子的奶奶因食道静脉曲张也需要经常住院,张秀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要照顾老人也得照顾孩子,全家就靠丈夫一个人开拖拉机搞运输赚钱。
那些日子,她每天在老人和孩子之间穿梭,但是不管自己多累多辛苦,张秀花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陪他聊天,给他讲今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好几次由于过度疲劳,张秀花生病了,但为了省钱和节约时间她硬扛着不去医院。翻身、喂饭、陪孩子聊天、伺候孩子大小便,这些都是张秀花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去做的,这些事她一做就是12年。她说:“孩子是我生的,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我都不会放弃他。”
我想好好孝顺妈妈
鑫浩出生到现在,一直和妈妈在一个房间里睡,习惯了有什么事就喊妈妈,因为他知道,妈妈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的依靠,伸手就能摸到。张秀花为了能够多陪孩子一些,这十几年她从来没有像别人一样出去逛街、出去玩,每次出去都买完东西匆匆回来,心里挂念着儿子,怕孩子找不到她失落。当笔者问妈妈这些年累不累的时候,鑫浩的眼泪流了下来,可张秀花说:“我再苦再累都值得,只要能多陪孩子一天,让我再累点都无所谓。”
孩子只读了两年小学,可现在的小鑫浩可以看懂报纸,电视,可以通过手机看新闻,浏览网页。这与张秀花的陪伴是分不开的,张秀花忙完手头的活都会陪孩子看看电视,看看书,教他认字。小鑫浩的床头放着一面镜子,当他翻身朝床内侧的时候就通过这面镜子看电视。为了让小鑫浩不寂寞,张秀花给他买了一个二手的手机,小鑫浩会用他不太灵活的手指浏览新闻和网页,还把家里店铺的监控连到手机上,有时候妈妈累了就通过这个手机帮妈妈看店,让妈妈休息一会。在妈妈的陪伴下,鑫浩的性格十分开朗,非常喜欢和别人聊天,乐观的性格也是他能超过医生生命预期的重要原因。鑫浩还偷偷地告诉笔者,他说他有一个心愿,看到妈妈太辛苦了,以后能治好病就好好孝顺妈妈。农村大众通讯员张学东张宗帅霍伟伟徐廷杰
新闻推荐
宝华街街道办事处开展“生育关怀家庭幸福和谐”活动为庆祝中国计生协会成立36周年,近日,宝华街道办事处联合社区门诊开展“生育关怀家庭幸福和谐”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在人口文化...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