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唐峰)“现在每个月要还接近2000元的房贷,孩子也还小,每个月奶粉钱也需要不少,压力确实很大,但是终于在济南安下家了。”张伟和记者说起这些话的时候,一直面带着微笑。今年年初,张伟在济南高新区徐家村西边的一个小区购买的房子正式交付,张伟一家人告别了多年的租房日子,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新家。
支撑起张伟城市安家梦想的,是他一身的好手艺。5月20日,在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赵家村北的一家工厂里,记者看到张伟正在拿着焊枪焊接钢木家具骨架,飞溅的焊花过后,一个个焊口规整的家具骨架生产出来了。这些钢木家具客户只是提供了成品的大致图样,剩余的骨架尺寸确定,工艺安排,焊接和弯管模具的生产组织,都是张伟和同事完成的。
2007年,张伟从老家宁阳县磁窑镇来到济南打工,当时他在高新区孙村一家运动车公司开始了焊工学徒。张伟不太善言辞,但是他很善于观察思考。从一开始啥也不会,到体会到电压电流和焊接效果的关系,张伟慢慢摸索出了门道。两年过后,张伟的手艺已经在同期的同事中出类拔萃。“那时候轻骑公司的焊接工人也来我们厂参观学习呢!”说起当年的情景,张伟眉飞色舞。这之后张伟又自学了车、磨、钻、铣等手艺。随着技术的进步,张伟的工资也慢慢地开始提高。
三年前张伟来到现在的工厂,在钢木家具骨架的生产方面,他已经是个专家了。拿到图样,他就能根据人体工程学准确地确定出家具骨架的具体尺寸,根据面层的包敷工艺,他就能准确地预留订合部位。“手艺好,收入就好。”这句话,是张伟这些年打工总结出来的心里话。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祝超群)6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度山东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达到288亿元,政府投入已经成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