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房孝钰)2月29日,在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登启介绍,山东省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评价,实现到2020年全省培育新兴职业农民50万人的目标任务。初步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新理念、新技能、新觉悟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王登启介绍,培育目标是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返乡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等为主要对象,通过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2016年开始在全省整体推进,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
优选对象。统筹考虑种植业、农机、畜牧兽医、渔业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状况和人才需求;精心遴选,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自愿参加培训、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为主要培育对象;按照其生产、经营、服务领域及规模的不同,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种类型。生产技能培训主要采取“田间课堂”的方式,围绕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培训相关实际操作技能。将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集中起来,采取“互动式”和“情景模拟式”的教学方式,开展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分区域设置省级培训基地,以农业创业和农村发展为主题。培训内容主要是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
实训基地是在“2015年省首批认定挂牌200处‘山东省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的基础上,2016年开始逐步扩大范围。
“加大对新兴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兴职业农民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王登启介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劳动者在农村创业兴业,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是当前适应新常态、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新闻推荐
在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小盖村有这么一家农场——杏坛农场,农场采用有机耕作方式种植蔬菜,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可以亲自播种、灌溉、采摘,享受现实版“开心农场”的乐趣。这种农场运营模式就是...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