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学莹
维修资金支用难,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这边维修资金在账上“睡大觉”,那边业主想修房却用不上,小区入住多年没动过一次维修资金的情况,常见诸报端。
济南市住房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刘保瑞告诉记者,维修资金支用难,第一个原因是建账难。如济南市有1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房改,当时,住房维修资金很多是一个单位多栋宿舍楼存入一个账户,但2007年住建部要求建账到幢,否则不能使用。而有的单位就是不配合建账,导致维修资金职工就是用不上。该中心从2012年成立以来主动上门指导建账,实在不配合的,直接代为建账。如今已完成了资金量的90%,盘活维修资金12亿元。
第二个原因是程序复杂,特别是征求意见难。支用维修资金必须征得与维修事项相关的“双2/3”(户数及面积比)以上业主同意,在操作中要征得这么多签名很费力。如修电梯,有的低楼层业主不同意,有的业主未交存维修资金不能签,有的业主长期在外联系不到,还有的知道却不愿参与。大的小区,征集签名往往花费数月。济南市住房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为此开发了“业主自治管理系统”,业主可通过短信、上网或在手持终端上刷身份证投票,从技术上降低了表决难度,去年7月投用以来,已经用到了218个维修项目的表决上,效果明显。
据了解,维修资金使用难还有无钱可用、“没人张罗”等原因。有的业主未按规定交存维修资金,也不急于办理房产证;大批房改房当初售价低,按比例提取的维修资金更是数额有限;而业委会成立难,同样是一个全国普遍的难题。
新闻推荐
□记者魏然报道本报济南讯根据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10月30日,省委第六巡视组组长蒋文彩,副组长、巡视专员马俊孝向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张传亭反馈了巡视情况。同日,蒋文彩...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