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网购成为当下流行的消费形式之一,快递服务业也因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被称为“快递小哥”的快递从业人员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收寄服务的同时,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吴荣欣李晓明
在济南市山大中心校区的学生公寓区,除了学生,还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朝九晚五,一辆机动三轮车、一张简易小桌子和满载的包裹就是他们的“标配”;黢黑的皮肤、不怎么整洁的衣服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学生们收到快递小哥的取件短信后,在人群里搜寻各家快递的位置,说明第几排和姓名,拿到那期待已久的从各地发来的包裹。
张亮就是这些快递小哥里的一员,虽刚30岁出头,但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了不少,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沧桑。听说要被采访,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却很认真地回答每个问题。
张亮自中专毕业后就在老家滕州找了一份还算安稳的工作,但怀揣省城梦的他,5年前辞掉了老家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济南闯荡。几经周折,他有了一份工作,结婚生了孩子,算是在济南扎住了脚,也让在老家的父母放了心。
张亮一直住在出租屋里,孩子的降临,让他开始盘算该在济南有个自己的家。张亮和妻子的微薄收入根本就凑不齐首付和后续的月供。听说送快递虽然累些,但赚的多,“没有学历只得卖苦力”,为了买房,他加入了快递小哥的行列。
采访中,张亮拿出手机让记者看他设的闹钟,每天早上都要6:25准时起床。无论春夏秋冬,也不分工作日还是周末,他都像上紧了发条,每天从家到公司取包裹,再载着包裹到投放点,晚上回到家也通常是八九点钟了。就这般的三点一线,日复一日。
“每天的工作都很累,但是累也得坚持。”张亮说,平时每天要派六七百个包裹,每逢网购活动或者节庆日,包裹数量要比平常翻两三番。好在每个月的收入还不错,基本在6000元左右。虽然累,但累得踏实,让他感觉到自己离“济南梦”越来越近。
张亮说,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吃苦受累去做这份工作了,快递员缺口很大。除了顺丰和EMS外,很多快递员都没有保险和休息日,这让整天在外跑的同行们没有安全保障。虽说现在的快递行业也采取半承包的形式,收件越多,进自己腰包的就越多,但竞争很激烈。话说着,就过来一位学生要寄快递到曲阜,张亮收了他10元钱,而不远处另一家的快递小哥还在吆喝着寄快递全国各地一律8元。“竞争跟出租车行业差不多,只是不用交份子钱”。
问起以后的打算,张亮说,快递这个行业留不住人,虽然工资可观,但那是自己辛辛苦苦挣出来的。他自己也想趁年轻多赚点,然后就转行不做了。“能在济南有自己的房子,自己满意的工作,父母身体健康,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就足够了”。
据了解,多数快递员都是来济务工的外地人,他们也和张亮一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济南梦”,苦点累点不怕,就想趁年轻多赚点钱。从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来看,快递服务业目前仍处于上升发展时期,未来几年,快递员需求量仍会不断增加。但在快递服务业,保险政策缺失等问题,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瓶颈,有待从制度等层面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到整个快递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金秋时节,寻根古田。我们从哪里来,更加清晰;我们向哪里去,更加明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从南昌起义的硝烟枪声中走来,从井冈山的翠林小路中...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