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青报道11月2日上午,在山大二院柳行社区卫生服务站,柳相珍正在免费为居民量血压。◆在济南市天桥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柳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位护理技术好、和蔼可亲的护士家喻户晓,她就是柳相珍,山大二院社区管理科负责人。近日,在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主办的“群众最满意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服务站”颁奖大会上,柳相珍获得了“群众满意的社区护士”光荣称号,成为济南市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社区卫生人。
□本报记者单青本报通讯员王厚江
柳行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该社区一条小巷的深处,柳相珍每天往返十几公里上下班,一路走来,沿街居民都热情地给她打招呼,有的还主动递上一些水果。在他们心中,柳相珍不是外人。深秋的天气虽然清冷,但柳相珍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
“大娘,您的血压控制得不错。您血脂稠,年纪又大了,不能吃油腻的东西,以后还得坚持健康饮食。”11月2日上午10时,记者见到身着白大褂的柳相珍时,她正在为60多岁的居民张继英量血压。“谁家孩子半夜有个头疼脑热,摸起电话就找她,谁家有个纠纷、闹个别扭,也都找她解决。柳姑娘人好技术好,有她在,俺都放心。”这几年,张继英每天都要来量血压,成了柳相珍的忠实“粉丝”。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平日里老人们喜欢坐着马扎,凑在服务站大院里晒太阳、聊家常,有时还专程给柳相珍带来自家蒸的包子。“盛情难却啊!就在昨天,一位老人还专门送来一篮水果,推都推不掉。”柳相珍幸福地笑着说。
刚到站工作那会儿,入户随访、“敲”开居民家门,成了柳相珍面对的第一个挑战。由于初来乍到,居民不熟悉、不信任,敲门时“居民都是从门缝里看、不出声”,柳相珍和她的团队为此吃了不少“闭门羹”。
92岁的丁大爷是柳行社区的老住户。刚到社区时,就有人告诉柳相珍,丁大爷是个空巢老人,脾气有点“古怪”。果然,初次上门,满脸笑容的柳相珍就遭遇冷脸。“医院看的是‘病\’,但社区看的是‘人\’,更需要人情味儿,需要耐心沟通和情感交流。”柳相珍不仅不气馁,还一次次地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打扫卫生,并经常开导老人,陪他聊天。久而久之,老人的心终于被这个执着的年轻人打动。柳相珍每次入户,老人都笑脸相迎,亲切地喊她“闺女”。
柳行社区常住人口7800余人,老年人多,外地打工者等流动人口多,社区卫生工作的担子很重。自2008年该卫生服务站建成至今,柳相珍在这里默默坚守了7年。登门走访、采集信息、录入信息,柳相珍带领2个全科团队的8名医务人员,用了近2年时间,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柳相珍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慢病老人,一年至少走访4次;出院病人,一周内及时随访;65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查体。如今,柳行社区健康档案建档率已提升至94%。她觉得,只有通过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干预,让大家逐渐形成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才是自己对社区卫生工作的终极目标。
“在社区,灌输健康理念更需要创新思维。”居民买不起康复器材,没有限盐勺等工具,柳相珍就用居民家里现有的材料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比如,康复病人用晾衣架代替器械康复、用啤酒瓶盖告知居民限盐克数、估算家庭饮食中的所有“隐形盐”……针对老年人几十年饮食习惯难改的问题,柳相珍特意把低盐低脂饮食教育“沉”到社区幼儿园,让孩子们回家“监督”、劝说老人健康饮食、健康生活。“这样的方式,比我们直接说教更有效。”
柳相珍如今对社区卫生工作“上了瘾”。这几年,柳相珍从未停止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探索:先后建立了病人随访制度,编制母乳喂养宣传手册、居民满意度调查表,不定期随访并帮扶空巢老人,还专门报考了公共卫生硕士……她说,“社区工作虽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却能帮助居民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小事。能为大伙儿帮上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柳相珍希望,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再只是拿药、打针、看常见病的地方,更多的是提供各类咨询、知识教育的“健康沙龙”。
新闻推荐
□记者于国鹏报道本报讯山东省作家协会10月20日至26日组织20位签约作家赴宁夏、青海交流采风,与宁夏、青海两省区作家进行了文学交流,到山东对口援建的青海省海北州进行了采访采风,引...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