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左丰岐
通讯员姜玉泰报道
本报济南讯“我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这里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近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内蒙古能源基地地面辅助工李亮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几年前,他们夫妻二人奔赴内蒙古能源基地创业并安家落户,现在已经有了第二代。
李亮和家人工作生活的变化,缘于新矿集团的新老矿区一对一“捆绑式”发展模式。去年,新矿集团向省外矿区转移分流2426人,不仅为新区建设提供了人力和技术等支持,也推进了老矿区的“瘦身”,发挥了存量人力资源的效能和潜力,减少了新增用工。这也是山东能源集团倡导的“精用工”理念、严控用工总量和人员增长的一个具体事例。
“与国际、国内的标杆企业相比,山东能源集团急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职工总量,提高人均创效水平。”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卜昌森介绍,山东能源集团组建之时拥有员工24万人,但是人才结构和分布等极不合理,结构性冗员和缺员现象并存,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甚至是极度短缺,难以形成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有效支撑。
为此,山东能源集团提出了“精用工”理念,着力突出人均概念和队伍精干、组织精炼、素质精良三大要义,严控用工总量和人员增长,运用管理减人、装备减人、技术减人、机制减人四个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压短管理链条、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山东能源集团各企业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以及引进社会化生产服务团队,实现削减人员编制、减少用工的目的。同时,探索建立起内部市场化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把市场的变化、经营压力传递到每个单位和每名员工,有效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用工人数在去年减少9781人的基础上,比年初又减少8956人,占用工总量的8%左右;去年人均创收由2012年的74.97万元提高到98.77万元,增幅31.8%,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山东能源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位民表示:“我们已经拟定了分步实施的控员提效计划,严控用工新增量,力争用3年时间将员工总数控制在20万人以内,逐步推进企业瘦身添活力。”
新闻推荐
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介绍,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