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可新本报通讯员杨晓琳杨荣超
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做得到的日常行为规范,历下区创新活动形式,在叫响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集聚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正能量。
落“细”——
构建分层分众教育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行动。历下区构建了分层分众教育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显于行、内化于心。
围绕此,历下区制定下发全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实施意见,上半年区委领导班子开展集中学习24次,区委常委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12场次;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百家讲坛”栏目“红旗渠精神”主讲人李蕾等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专题报告;组织全区先模人物成立“身边人”巡回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20多场,听众近万人。
为加强宣传力度,该区制作6000多块“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牌、4500块“遵德守礼”提示牌,各街道共绘制163条文化墙,在解放东路设置了50个以首善之区道德楷模事迹为主题的灯箱;区文明办和区城管局制作了300多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牌,安装在主次干道。
与此同时,该区在区政府网、各部门和街道社区等网站上开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在舜网等网站设立历下先模人物专栏,依托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用撰写博文、转发微博等形式,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全区270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发表原创博客和论坛文章550多篇、微博3437条。
落“小”——
树立典型模范
以“小切口”做“大文章”,历下区着重发掘百姓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作为示范,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目前,全区已有6人当选“中国好人”、11人当选“山东好人”、17人当选“济南好人”、37人当选“历下好人”、20人当选首届首善之区道德楷模、17人当选省市级道德模范。其中,陈叶翠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房泽秋获全国孝老敬老之星,房泽秋家庭还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此外,该区还表彰了10户最美家庭及31户五好文明家庭。
而历下区在全区78个社区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覆盖率100%,上榜40余万人,居民上榜率83.7%,基本实现广覆盖。今年还利用社工专业优势,将甸柳一居作为四德建设项目化运作试点。
此外,该区还坚持新闻、理论、文艺、社会宣传联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编印《历下区先模人物事迹选编》等系列丛书,汇集33部经典影视教育片制作2套教学课件;举办“讲述道德故事、弘扬中国精神”2014年济南市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拍摄制作了房泽秋、于瑞芝等典型人物事迹微电影及公益宣传片。
落“实”——
制定制度规则
“用刚性制度树立道德天平,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正因如此,历下区建立和完善了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体系。
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该区制定市民公约、学生守则、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引导公民遵守。当地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党政群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各种主题活动也成为了该区主抓的重点。当地开展了“为泉城增一抹绿色”绿化专项行动,组织全区机关干部义务植树;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传统民俗文化弘扬等活动,打造节日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通讯员李志艳报道本报济南讯汽车、音乐、主持人精彩互动,阳光、明星、饕餮美食盛宴……10月18日,“2014中国·济南汽车音乐节”在奥体中心北广场激情开场。这场融合了全时尚元素的大...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