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明春报道10月16日,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的医疗卫生服务队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查体。
□晁明春报道10月16日,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的应急维修队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修理房门。
□晁明春报道10月16日,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老人喂饭。□本报记者晁明春本报通讯员李娜石先玮
“村里给我配了一键呼叫手机,有事儿了直接按1拨号,安排给俺家的服务员朱志岭马上就来了,帮我洗衣服、打扫卫生,在一块儿说说话。我不愿意自己做饭的时候,还能给送饭。”10月16日,长清区双泉镇韩家店村71岁的空巢老人段方安,指着桌上放着的“邻里互助养老联系卡”说,“过去是发钱、发油、发东西,现在就好比是直接发给俺个孝顺的儿媳妇。”
给老人生活带来变化的,是济南市10月8日在韩家店村成立的全市第一家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
韩家店村是济南市今年***确定的特困村,段方安老人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两口无人照料,家中房屋已是危房。自全市乡村扶贫解困工作实施以来,短短2个月的时间,老两口住进了崭新明亮的大瓦房;特别是随着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的落成,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村妇联主任朱志岭成为了老两口身边的照料员,有效破解了老两口的养老难题。“和做梦一样,一觉醒来,房子有了,也有人照顾了。”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
“发挥政府兜底保障作用,让贫困老人老有所养,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长清区民政局局长梁艳玲介绍,“第一家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之所以选择在韩家店村,是因为韩家店村班子团结、村基础稳定,再加上村两委热心养老事业,服务人员乐于奉献,可以说是一呼百应,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很快就运转起来。”
邻里互助养老,是长清区大胆探索、创新实施的养老服务模式新举措。所谓邻里互助,就是发挥村两委的主体作用,利用闲置房屋、或有效整合资源,建立服务站、配餐中心,选择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打工(比如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料)的农村劳动力作为服务人员,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上门服务一次,帮助洗洗衣服、打扫卫生、陪同老人说话聊天、帮助就医;对于需要送饭的,通过配餐中心为老人送饭;老人还可以直接到配餐中心就餐。
按规定,享受这项服务的人员有4类,除了要求必须是户籍在本村外,一是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中的困难老人;二是低保对象中的困难老人;三是子女长期在外(长清城区以外的城市)打工的困难空巢老人;四是二级以上残疾重点优抚对象中的困难老人。
此外,依托邻里互助养老,长清区还创新推出了特色服务。借助联通公司爱心企业,为老人配备了专用老年机,建立了“一键呼叫”系统,将服务人员与被服务人员的手机进行绑定,设置为一键拨号,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按键直接呼叫,服务人员接到信息后立即赶到;发动村民成立了4支志愿者服务队:应急维修队、心理疏导队、党员服务队和医疗卫生服务队,当老人家中房屋漏雨、需要代购物品、遇到突发疾病等服务人员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时,就可以通过服务站委派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有效弥补了单个服务人员力量不足的难题。
“这是孝敬老人的好事,是积德行善,我很愿意干。”55岁的村妇联主任朱志岭主动担任首位服务员已经快两周了,“我服务的这几个五保、空巢老人,有的需要常年吃药,老人自己糊涂,不知道哪种吃多少,我就可以帮他记着;有的自己独居,床铺被褥从来不收拾,我就给他拆洗晒晒;有的老人说,我替他们的儿女尽孝了,没有尽到义务的儿女也打来电话问候老人了,老人高兴,我也很高兴。”
“待条件成熟后,对服务员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梁艳玲表示,近期长清区的其余6个镇也将各选择2个村进行试点,邻里互助养老工作将在全区全面推广。“有条件建设幸福院的村,我们就鼓励建设幸福院;对于不适合建幸福院的一些贫困村,没有适合建幸福院的场地,也没有启动资金,我们就鼓励建设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站,这种模式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全体村民的敬老、孝老、爱老意识,既密切了邻里关系,也转变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村级和谐。”
新闻推荐
□王建科王原报道本报济南讯10月14日,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成立揭牌仪式在山东职业学院举行。此次落户在山东职业学院的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